·为什么牙不好,疾病满身跑?为何治疗宜早不宜迟?|从“齿”开始
今天是“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满身跑。为什么口腔疾病会影响全身健康?治疗口腔疾病为何宜早不宜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 01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什么影响? 口腔疾病是可能会危及全身健康的。口腔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入口,一旦受阻,机体的营养供应便直接受限,当牙齿缺失或因龋坏、松动而影响进食时,胃肠道负担会相应加重,吸收效率减低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口腔的外伤、肿瘤也会影响进食甚至呼吸。此外,当口腔里出现如牙周炎、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间隙感染等疾病时常会引起全身症状。 已有文献证明,重度牙周炎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细菌引起龋病或者牙周感染等也可引起一过性菌血症,从而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关节炎等。牙周病与糖尿病也可相互作用。 此外,当我们正常的咀嚼、言语等因为牙疼或者缺牙而受到影响的时候,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02 全身的疾病在口腔都有哪些表现? 血液系统方面,贫血、白血病等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出血、牙龈变化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引起口腔溃疡;免疫系统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则出现口干、唾液腺肿大、猖獗龋等。 03 为什么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有些人可能认为我这牙还能用,不需要着急去治。其实,牙齿有问题要尽早治疗。当牙洞比较小的时候,是浅龋坏,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有些只有通过定期口腔检查才能发现,这时通过充填治疗就能防止坏的部分继续扩大。 当牙洞逐渐扩大、侵犯到牙神经的时候,就会出现牙齿疼痛、牙洞塞牙等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把已经感染的牙神经去掉,俗称“杀神经”,也就是“根管治疗”。 如果再继续拖下去,牙齿坏的地方已经侵犯到牙根甚至引起周围骨吸收,保不住牙齿时,就只能拔掉了。而恒牙只有一副,坏了不能再长,这个时候只能通过种植牙或者假牙修复缺失牙了,费用更高也更麻烦。所以,不同阶段的坏牙也对应不一样的治疗和费用,要尽早治疗,省时、省事又省钱。 04 孩子乳牙坏了不用治,等换牙就行了。这种观点对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些乳牙会一直到12岁左右才脱落,陪伴孩子很长时间,不治疗会影响孩子进食,甚至导致营养吸收和身体发育出现问题。而且,乳牙下方就是恒牙,当炎症侵及乳牙牙根周围的时候很容易对下方恒牙胚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恒牙长出来也有问题,甚至会影响颌面部发育从而影响外形。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牙坏了要及时接受治疗。 05 为什么说,治疗口腔疾病宜早不宜迟? 只要生病就需要尽早治疗。比如,常见的牙周病就是从清洁不到位导致牙龈红肿,进而导致牙龈炎发展而来的。在牙龈炎阶段还没有牙槽骨的破坏,通过洗牙以及正确的刷牙、用牙线去维护便能够阻止疾病进展。但是如果放任不管,骨头也受到牙龈炎症侵蚀,便进展到了牙周炎,即便通过牙周治疗控制炎症,但吸收的骨头和萎缩的牙龈却长不回来了,口腔内也会出现牙齿松动等情况。如果这时还继续放任不管,牙齿将慢慢脱落,就会出现“老掉牙”现象。 另外,口腔内的有些肿瘤如果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切掉即可。有些癌前状态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激光进行治疗避免手术,而有些患者因为一开始没有重视或者不了解而耽误了治疗,导致就医时肿瘤已经出现颌骨侵犯,甚至颈部或者全身其他部位转移,这个时候不仅手术大、花费高、后续需要放化疗,甚至也极大降低了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