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与拔除决策
发布时间:2025.01.26
字号:
智齿,也称第三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通常位于上下颌最末端。由于人类颌骨进化缩小,智齿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萌出,导致阻生、错位、倾斜等情况,引发疼痛、感染、邻牙损害等问题。因此,智齿的拔除成为口腔科常见的手术之一。
智齿是否需要拔除,主要取决于其位置、形态、是否引起症状以及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以下情况通常建议拔除智齿:
阻生智齿:智齿部分或完全埋伏在颌骨内,无法正常萌出,易导致邻牙龋坏、牙列拥挤等问题。
反复感染:智齿周围软组织反复发炎,即智齿冠周炎,疼痛难忍,影响生活质量。
邻牙损害:智齿生长方向不正,压迫或顶坏相邻牙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囊肿或肿瘤风险:部分智齿周围可能形成囊肿或肿瘤,需及时拔除并病理检查。
正畸需求:为进行牙齿矫正,需要拔除影响牙列排列的智齿。
拔除前后的注意事项
拔除智齿前,应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拔牙难度,必要时拍摄全景X光片。术前避免空腹,术后遵循医嘱,如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药减少出血、冷敷减轻肿胀等。术后饮食以软食、流食为主,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确保伤口愈合。
总之,智齿的拔除决策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由专业口腔医生进行评估。通过科学的拔除计划和细致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保障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