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知识——手术麻醉的那些事
说到麻醉,可能很多人都认为,麻醉就是简单打一针,接着你就会无知无觉地睡过去,什么痛苦也没有,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但其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手术麻醉那些事。 什么是手术麻醉? 手术麻醉,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手术前需要打麻药,阻滞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从而降低手术时的疼痛。其实在临床工作中,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密不可分,手术前必须先打好麻药,术中麻醉医师也要配合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血压、脉搏、心率以及呼吸等,确保患者的各项数据保持在正常范围,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等患者完全清醒,恢复饮食,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后,把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手术麻醉有几种? 手术麻醉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全身麻醉又分为插管全身麻醉和非插管全身麻醉。插管全身麻醉,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在手术中意识消失同时伴有呼吸停止,需要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借助麻醉机进行呼吸的一种麻醉方法。而非插管全身麻醉,就是患者意识消失,但自主呼吸存在,不需要麻醉机辅助呼吸的一种麻醉方法。局部麻醉可以细分为腰麻、硬膜外麻醉、局麻以及神经阻滞等,这种麻醉方式是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性麻醉身体某些部位。 手术前为什么医生要询问很多问题? 麻醉医生会在术前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问很多问题,其实这完全就是为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因为手术或多或少会对患者的生理情况产生影响。麻醉医生除了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外,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觉不到疼痛外,也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电图、心率、血压血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 因此,麻醉医生在术前询问患者很多问题,是为了充分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有无过敏情况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等。只有充分了解患者现在的具体情况,麻醉医生才能做出一套最好的方案,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麻醉医生术前与患者的沟通,也可以让患者对手术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患者术前的顾虑,让患者可以更放心地进入手术室。 手术麻醉前为什么要禁食禁水呢? 麻醉前禁食禁水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的胃充分排空,防止患者在麻醉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误吸胃内容物导致诱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情况。同时,禁食禁水也要合理,如果时间过长,会引起人体内的水分和养分减少,血液浓缩,进而导致患者血容量不足。患者就很容易出现低容量血症、低血糖等代谢紊乱,加重原有的疾病。 一般手术前常规禁食8小时,禁水2小时。在手术前一定要及时告知患者禁食禁水的重要性,从而确保麻醉的顺利实施和手术的顺利进行。但具体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还是应该根据医院麻醉科的要求来定。 局部麻醉人是清醒的吗? 局部麻醉一般人是清醒的。局部麻醉只是将麻醉药应用在局部,暂时阻断部分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使这部分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局部麻醉药物不会作用于大脑,所以一般情况下,患者神志是清醒的,只是局部没有知觉。 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但由于患者神志清醒,在进行手术时,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甚至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在进行局部麻醉手术前,一定要对患者做好心理建设,防止患者出现心理障碍。 手术麻醉后会感觉到疼吗? 手术只要麻醉了就不会感觉到疼痛,全麻手术全程都是在睡觉,患者在手术中会一直处于无意识、无疼痛的过程中,有的患者还会有做美梦的感觉。 局部麻醉手术中,患者在进行局部麻醉后,是不会有疼痛的感觉。患者只是会在打局部麻醉的时候还有皮下胀痛感,打完这一针局麻后,在手术过程中是不会有任何感觉的,患者不必过于紧张和焦虑。 全麻手术后为什么要平躺6小时? 全麻手术后很容易导致患者呕吐,从而增加了窒息的风险,所以平躺侧头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可以减少患者发生误吸和窒息的风险。另外,术后患者不要立即进食,也可以达到预防误吸和窒息的作用。 全身麻醉后,虽然患者已经清醒,但体内遗留的麻醉药物并不能完全代谢,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平躺有助于咳出胃内容物,防止出现窒息。另外,术后患者平躺,保持良好的体位,不仅有利于检测血压以及心率的变化,也可以避免出现术后伤口流血或裂开。 手术麻醉会对人体有害吗? 一般情况下,手术麻醉药物对人体没有明显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说手术时间长,麻醉药物代谢的时间也会相对延长,患者的大脑记忆力可能会短时期出现下降。但从长远的情况看,单纯的麻醉药物对于机体是没有明显的影响的。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机体功能下降,可能还与手术创伤存在一定的关系。 手术时大部分的手术都需要麻醉,一般情况下麻醉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有些麻醉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全麻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苏醒延迟以及术后恶心等,但都是一过性的,随着麻醉作用的消失,这些不良反应也会消失。 以上就是关于手术麻醉的相关知识科普,希望对您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