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腿上“蚯蚓”不用慌,血管外科来帮忙
俗话说,“美不美,要看腿”。然而,有人发现自己的腿上,不知不觉爬了许多“蚯蚓”,非常影响美观。别着急,这些“蚯蚓”可能是下肢静脉曲张惹的祸! 出现了“蚯蚓腿”怎么办?还能不能穿自己喜欢的漂亮裙子?今天来为大家科普。 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由于下肢静脉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其特点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疙疙瘩瘩。 哪些是下肢静脉曲张高危人群? 长期从事站立或坐位的职业人群,例如教师、交警、的士司机、孕妇等,这些人常常久站或久坐,日积月累,就会因下肢静脉压增高导致静脉曲张。当然,所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都会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主要有年龄(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跷二郎腿、肥胖、腹压升高等等。 静脉曲张的发展过程 在医学上,静脉曲张被人为地分成了0~6期7个阶段。 0期——这是静脉曲张症状最轻,也易被忽视阶段。一般表现为腿酸胀、乏力。 1期——血管扩张期,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通常表现为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曲张、蜘蛛网状静脉曲张。 2期——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表现为皮下浅静脉持续性扩张,下肢出现“蚯蚓状”弯曲的血管,并且通过肉眼即可看见。 处于1、2期阶段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首选进行单纯硬化剂治疗,创伤小,还不影响美观,同时一定要改正久站久坐、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以减缓病情发展速度。 3期——这一时期会开始出现并发症,出现水肿,但没有皮肤的改变。这个时期虽可使用单纯硬化剂治疗,但已不作为首选。 4期——腿上皮肤开始出现湿疹、色素沉着等症状。 5期——腿伤皮肤出现溃疡,如果保健得当,溃疡可以愈合。 6期——这个阶段的溃疡无法愈合,常常流脓淌水。 4、5、6期阶段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已不推荐单纯硬化剂治疗,必须同时结合传统结扎剥离或腔内射频闭合等手术。 特别提醒:下肢静脉曲张一旦发现,就应当及早治疗,早期可考虑微创手术,不但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也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