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就“饭困”?可能是5种疾病信号!
吃完饭就犯困可能是体内激素在“作祟”。 胰岛素 在摄入大量的精细米面、甜食饮料等碳水化合物后,身体内胰岛素水平会快速升高,而胰岛素本身能抑制蛋白质分解、促进褪黑素形成,产生睡意。 胆囊收缩素 在摄入大量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之后,人体中的胆囊收缩素水平就会大幅度升高,它会刺激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吸收食物。同时,它还会激活大脑负责睡眠的区域,让人困倦。 吃完饭就困还可能是疾病信号?下面这5种疾病,也可能让你“吃完就困”,可不要轻视哦! 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老年人特有的一种疾病,除了饭后困,还可能伴有一些头晕、虚弱、嗜睡的表现。 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容易导致吃完饭后血糖“失控”,比常人更容易犯困、想睡觉。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容易出现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爱犯困的症状。 心脏疾病 如果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大脑缺氧,神经系统活跃性降低,从而导致睡不醒。经常出现犯困症状,也可能是心脏收缩功能出了问题。 贫血 部分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吃完饭就想睡觉的情况,由于饮食后血液循环变化,可使机体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量低,脑部血液携氧量不足导致患者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 总体来说,如果白天频繁、过度困倦,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如何缓解“食困”? 控制食量 每顿吃“七分饱”,以粗粮、豆类、薯类代替精白细软食物,建议粗杂粮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增加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 中午小憩 吃完午饭后,可以小憩15分钟左右,不仅能有效缓解犯困状态,还能降低体内压力激素分泌,提高下午工作效率。 头部按摩 用十指做梳头动作,持续3~5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减轻疲劳。 调节呼吸 若十分困倦,可坐直身子,闭目养神,并做大约20次深呼吸。练习深呼吸,可调节神经系统,使大脑尽快消除疲劳,使人轻松舒畅。 适度运动 饭后散步10分钟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让人更有活力,还有益于血液循环,加快消化过程,缓解饭后困倦。 医生简介
胡莲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二科副主任 (主持工作) 擅长:消化胃肠镜检查及一般性治疗和消化系统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周日上午(西区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