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骨科

首页 关节骨科 科室动态 详细
首页 关节骨科 科室动态 详细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指导

发布时间:2024.12.21
字号:

下肢骨折是指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胫骨或腓骨及足部等骨骼出现的完整性破坏。无论是因交通事故、跌倒或运动损伤引起,下肢骨折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固定。术后的康复过程对于确保骨骼愈合良好、恢复肌肉和关节功能,以及重建正常运动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下肢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指导。

1. 康复的阶段

早期康复(术后0 - 6周)

目标:减轻肿胀和疼痛,保护骨折部位,防止肌肉萎缩。

姿势制动:未行内固定的(如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可使用石膏、夹板或支具限制活动,确保骨折处于正确的愈合位置。

冰敷和抬高患肢:每次冰敷2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帮助静脉回流。

轻度活动: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非负重的活动锻炼,例如: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骨折: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脚踝泵(脚趾向前、向上推动和拉回)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中期康复(术后6  -12周)

目标:  增加灵活性、开始承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逐渐承重: 根据医嘱,从部分负重逐步过渡到全负重练习:可进行抬腿和髋关节伸屈活动,并可上下肢结合,进行攀扶站立,逐步开始轻度负重活动。。

关节活动度练习:  搭配非负重条件下的关节活动度练习,譬如膝关节屈伸练习。

水疗法:在水中进行康复锻炼。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负担,同时提高灵活性和力量。

晚期康复(术后12周及以上)

目标:  恢复正常行走模式,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心肺耐力。

平衡训练:  利用平衡板、单腿站立练习以改善下肢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力量训练: 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练习,如半蹲、腿部按压以及腿弯举等练习,可作上下坡、上下楼活动,在拐杖或手杖保护下,作一些负重的活动。

有氧运动: 逐步增加有氧运动,如低抗阻的骑自行车、游泳或快走,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强度。

2.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个体化方案:  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遵医嘱:  所有活动和锻炼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千万不可超负荷运动,定期复查评估调整康复方案。

躲避疼痛:  初期锻炼不应引发过多疼痛,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3. 康复辅助工具

助行器/拐杖:   帮助在训练初期减轻下肢承重,并提供稳定性。

弹力带:  用于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

康复仪器:  电子肌肉刺激器(EMS)、超声波疗法等设备可以促进愈合和恢复。

4. 术后生活建议

合理饮食:  高钙、富含维生素D的饮食有助于骨骼愈合。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影响骨质的修复和愈合进程。

心理辅导:  长期康复可能造成心理困扰,适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结论

术后康复是下肢骨折整体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遵循个体化的康复计划,以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水平。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科室导航 医药代表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