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

  • 3月20日义诊预告:市一医院口腔科主任罗毅带队开展爱牙日义诊活动

    今年3月20日是第十五个国际爱牙日,为提高民众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和预防,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国际爱牙日”专家义诊活动。 义诊时间:3月20日(周四)上午9:00-12:00 义诊地点:文星街院区一楼大厅入口处 义诊项目:专业口腔检查及健康咨询 咨询电话:0831-8212079 医生介绍 姓名:罗毅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口腔科主任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 学会任职:四川省颌面修复委员会常委、四川省口腔复杂种植专家组成员、 四川省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急诊专委会常委、宜宾市口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宜宾市质控中心副主任。 擅长:口腔内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口腔种植、口腔修复等。 姓名:何大富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务:口腔科学科主任 学会任职:中华口腔医学会专科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修复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放射专委会委员、宜宾市口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宜宾市口腔质控分中心专家组成员。 擅长:种植牙(特别是即刻拔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烤瓷固定义齿及活动义齿修复、前牙微创美容修复,显微根管外科手术,各种牙痛的治疗、复杂阻生牙的微创拔除及口腔疑难疾病的诊治。 姓名:但洪平 职称: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学士学位。 学会任职:四川省口腔美学专委会委员。 擅长:口腔内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口腔种植、口腔修复等。 姓名:杨随兴 职称: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曾于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院进修1年。发表多篇核心论文及参编口腔专著2本。 学会任职:宜宾市口腔专委会委员及口腔正畸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及正畸医学会会员。 擅长:口腔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隐形矫正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干预成人正畸及数字化快速矫正,对儿童口腔乳牙列、替牙列以及青少年功能矫正以及成年人隐形矫治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5.03.18
  • 何大富坐诊宜宾市一医院口腔科 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专科会员

        何大富 市一医院口腔科学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原宜宾市三医院口腔科主任) 学会任职:中华口腔医学会专科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修复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口腔放射专委会委员、宜宾市口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宜宾市口腔质控分中心专家组成员。 擅长:种植牙(特别是即刻拔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烤瓷固定义齿及活动义齿修复、前牙微创美容修复,显微根管外科手术,各种牙痛的治疗、复杂阻生牙的微创拔除及口腔疑难疾病的诊治。 如何预约:微信关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挂号缴费--文星街院区--口腔科

    2025.03.10
  • 收藏丨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及治疗,你要get√

    什么是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perapical granuloma)、慢性根尖周脓肿(chronic periapical abscess)、根尖周囊肿(periapical cyst)、根尖周致密性骨炎(periapical condense osteitis)。 疾病概述 1、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来自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现代认为,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厌氧菌为主体的混合感染,产黑色素类杆菌是急性尖周炎的主要病源菌。细菌内毒素是慢性尖周炎的致炎因子,更是尖周肉芽肿的主要致病因素。 2、创伤牙齿遭受外力,如打击、碰撞、跌倒等,可致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及尖周组织损伤。咬硬物、如咬到饭内的砂子、咬核桃、咬瓶盖子等,创伤性咬合均可导致尖周损害。 3、肿瘤波及尖周损害的肿瘤有鳞癌、肺癌及乳腺癌转移、颌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细胞瘤。 4、牙源性因素牙髓及根管封药过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当、快速分离牙齿、拔牙不慎伤邻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损伤。 临床表现 一、尖周肉芽肿  尖周病变区骨组织破坏,被肉芽组织所替代。肉芽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世噬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并有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的周围常有纤维性被膜及呈条索状或网状上皮增殖。尖周肉芽肿大小和形式不一,拔牙时往往连同牙根尖一同拔出。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稀疏区。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感咀嚼不适,咬合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牙可变色,牙髓活力试验阴性,根尖肉芽肿可维持较长时间相对稳定。 二、尖周脓肿或慢性牙槽脓肿 是局限于尖周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脓液中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尖周脓肿可穿过牙槽骨及粘膜形成牙龈窦道,或穿通皮肤形成皮肤窦道。一般无自觉症状,叩诊时有轻微疼痛,有反复肿胀史,X线片显示周有边界不整齐的弥散性稀疏区。 三、尖周囊肿  尖周囊肿是由上皮衬里,充满液体、被肉芽组织包绕的尖周病变。囊壁内层为完全或不完全的上皮衬里,外层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囊腔中充满囊液,含丰富的胆固醇结晶。囊肿增大时周围骨质压迫性吸收,压迫邻牙致牙根吸收。 通常无自觉症状,囊肿增大使颌骨壁变薄、隆起,扪诊有乒乓球样感。牙髓无活力,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楚,轮廓分明的骨质稀疏区,周围有明显白线条。囊肿破溃感染可形成窦道。尖周肉芽肿,尖周脓肿和尖周囊肿三者之间联系密切,可相互转变,有着移行的关系。急、慢性尖周炎均可成为病灶,但牙齿一旦治愈,病灶随之被消除。 四、致密性骨炎 是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和、长时间慢性刺激后产生的骨质增生反应。X线片显示根尖部局限性的不透射影像。无自觉症状、勿需治疗。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检查 1、根尖周肉芽肿得患牙根尖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投影区范围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 2、慢性根尖周脓肿的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态也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3、根尖周囊肿可见较大的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 4、根尖周致密骨炎表现为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 诊断 1、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的患牙咀嚼时有不适感。患牙有牙髓病史、反复肿痛或牙髓治疗史。 2、患牙可查及深龋洞或充填体,以及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 3、牙冠变色,探诊及牙髓活力检查测验无反应。 4、叩诊反应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一般不松动。 5、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者,可查及位于患牙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的窦管开口。 6、根尖周囊肿可由豌豆大到鸡蛋大。较大的囊肿,可在患牙根尖部的牙龈处呈半球形隆起,有乒乓感,富有弹性,并可造成邻近牙移位或使邻近牙根吸收。 7、X线检查显示的映像为确诊的依据。 治疗 一、应急处理根尖部急性炎症的外置,是一种应急临时性措施,主要是缓解疼痛及消除肿胀,待转为慢性炎症后再作常规治疗。应急治疗的关键是掌握病变发展阶段,病变程度。 1.髓腔开放引流急性尖周炎死髓,无论是浆液期或是化脓期,主要矛盾集中在根尖渗出物或脓液的积聚与扩散,理想的引流方式是人工通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渗出液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以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为了不让食物杂质堵塞引流通道,洞内放一碘酊球开放。 2.切开排脓炎症4-5 天,主要针对骨膜下或粘膜下脓肿,切排与根管开放可同时进行。切开的位置正对脓肿,与前庭沟平行方向。 3.按抚治疗对根管外伤、封药化学性刺激及根管不良充填引起的急性尖周炎,何考虑去除根管内容,物,封消炎镇痛药物按抗数日,待急性期过后再常规治疗,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 4.调牙合磨改急性尖周炎活髓,处理应慎重。由创伤引起的,通过调牙合磨改以消除创伤性咬合,即可治愈。因根尖孔大牙髓炎引起的急性尖周炎,可在麻醉下予以去髓。调牙合磨改是死髓牙治疗的常规措施,一方面减轻功能得以休息,促进愈合;另一方面可减少纵折机会。 5.消炎止痛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药物或止痛药物,局部封闭、理疗、针灸、中草药贴付等。 6.急性期拔牙无保留价值或重要病灶牙可以果断拔除患牙,通过牙槽窝引流。但复杂性拔牙易引起炎症扩散,应先保守治疗后拔牙。 二、根管治疗术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坏死、坏疸或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或坏疸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并根管充填去除不良刺激,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根管治疗术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髓腔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具体实施有二次或多次法及一次法。  疾病描述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症状体征 1、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的患牙咀嚼时有不适感。患牙有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或牙髓治疗史。 2、患牙可查及深龋洞或充填体,以及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 3、牙冠变色,探诊及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4、叩诊反应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一般不松动。 5、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者,可查及位于患牙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的窦管开口。 6、根尖周囊肿可由豌豆大到鸡蛋大。较大的囊肿,可在患牙根尖部的牙龈处呈半球状隆起,有乒乓感,富有强性,并可造成邻牙移位或使邻牙牙根吸收。 7、X线表现: ①根尖周肉芽肿的根尖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影区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 ②慢性根尖周脓肿的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开关也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③根尖周囊肿可见较大的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 ④根尖周致密性骨炎表现为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  诊断检查 患牙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为确诊的依据。患牙牙髓活力测验结果、病史及患牙牙冠情况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诊断时统称为“慢性根尖周炎”。 治疗方案 牙髓病可以根据牙髓受损的程度进行治疗,一般临床上不能准确地作出牙髓改变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而是通过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选择两类不同的治疗方法: 1、诊断牙髓病变是局限的或是可逆的,选择以保留活髓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等。 2、诊断牙髓病变是全部的或不可逆的,选择以去除牙髓、保存患牙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治疗等。根尖周病的治疗法可选择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治疗术等方法。 应急处理:1.开髓引流 2.切开排脓 3.安抚治疗 4.消炎止痛

    2025.03.14
  • 龋齿:牙齿的隐形威胁

    在我们日常的口腔健康管理中,龋齿,这个看似不起眼却影响深远的问题,常常成为我们忽视的重点。龋齿,俗称蛀牙,是一种由口腔细菌引起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咀嚼功能,还可能对全身健康构成威胁。 龋齿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生物化学反应。当食物残渣滞留在口腔中,细菌会利用这些残留物作为能源进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不断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使其逐渐软化、溶解,最终形成龋洞。 龋齿的发展通常分为几个阶段。初期,龋齿可能仅表现为牙齿表面的小白斑或黄斑,这是珐琅质受损的初期迹象。随着病情的进展,龋洞逐渐形成,牙齿表面出现明显的缺损。当龋洞深入牙髓腔,触及牙神经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和不适。 预防龋齿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可以有效增强牙齿的抗酸性,预防龋齿的发生。此外,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到口腔诊所进行专业检查和洁牙,也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措施。 对于已经形成的龋齿,及早治疗至关重要。初期的龋齿可以通过补牙来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龋齿已经影响到牙髓,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甚至拔除患牙。 值得注意的是,龋齿不仅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全身性疾病。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之间存在关联。因此,维护口腔健康,预防龋齿,对于保护我们的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24
  • 口腔健康:微笑背后的秘密

    口腔疾病的危害 口腔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咀嚼、说话和美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牙周病,作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同时,牙周病菌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龋齿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会引起疼痛和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恒牙的生长和排列。 日常口腔护理 维护口腔健康,关键在于日常的细心护理。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口腔护理技巧: 刷牙技巧:正确的刷牙方法至关重要。选择软毛牙刷,以45度角轻轻刷洗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确保每个牙齿表面都得到充分清洁。同时,刷牙时间应不少于两分钟,早晚各一次,以有效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牙线使用:牙线能够深入牙缝,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预防邻面龋齿和牙周病。使用牙线时,应轻柔地沿牙缝滑动,避免损伤牙龈。 氟化物与口腔健康:氟化物是预防龋齿的关键成分。它不仅能增强牙齿的抗酸性,还能促进牙齿再矿化,修复早期的龋损。除了使用含氟牙膏外,还可以考虑定期接受氟化物治疗,尤其是在儿童时期,以预防龋齿的发生。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 尽管日常口腔护理至关重要,但定期的专业检查同样不可或缺。口腔医生能够通过专业的检查手段,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并提供及时的治疗建议。此外,定期的口腔检查还能帮助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建议成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儿童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查频率。

    2024.11.22
  •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全国爱牙日”义诊活动

    2024年9月20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为主题,举办了第36届“全国爱牙日”义诊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能力。 活动中,医院口腔科医生们为群众提供了口腔检查和健康指导,解答了口腔健康的各种问题,并强调了龋齿防治的重要性。同时,现场还设置了口腔健康知识展板,展示了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将继续秉承“全生命周期守护,让健康从齿开始”的理念,为群众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并将继续致力于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为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2024.09.22
  • 儿童口腔保健

    2024.06.24
  • 儿童龋齿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龋齿,又称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然而,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龋齿问题不够重视,认为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小事。今天,我要为大家揭晓儿童龋齿的危害,希望大家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1.影响咀嚼功能:龋齿会导致牙齿缺损,孩子在进食时无法充分咀嚼,影响消化吸收,甚至生长发育。 2.引发疼痛:龋齿恶化时,孩子会出现牙痛、牙齿敏感等症状,影响进食和睡眠,甚至面部正常发育。 3.影响美观:龋齿让牙齿变黑、形状改变,影响儿童面部美观。乳牙期的龋齿还可能导致“双排牙”,即乳牙未脱落,恒牙已长出,造成牙齿排列拥挤。 4.导致口腔感染:龋齿是一种慢性感染,病菌可能蔓延至牙髓、牙槽骨,导致口腔菌群失衡,引发口腔异味、牙周炎等疾病。 5.影响全身健康:口腔感染可能成为全身疾病的诱因,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等疾病存在一定关联。 6.影响学习和生活:孩子因为牙痛、口腔感染等问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为了孩子的口腔健康,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强对孩子的口腔护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同时,增加口腔健康知识,预防龋齿的发生。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口腔健康,让他们茁壮成长!

    2024.05.26
  • 种植牙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费心去救牙?

    1.简介 牙齿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多种不同功能的感觉器官。咀嚼是牙齿的一项重要的功能,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咀嚼能力能够提升生活质量。除此之外,牙齿还参与语音的形成以及微笑等日常活动,因此,由于其在美观、咀嚼和言语等方面的作用,牙齿被认为是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重要器官。当人体其他器官受损时,人们会投入大量精力防止进一步损伤或试图修复已发生的损害。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涉及到我们的牙齿时,患者和一部分牙科专业人士似乎并不那么重视牙齿的保存。这是一种负面现象,因为一个人拥有的天然牙列越完整,其生活质量越有可能更高。不幸的是,这些至关重要的器官并非无敌,会在人的一生中因多种原因而丧失。牙周病、龋齿及牙齿外伤都可能导致各年龄段的人群出现牙齿缺失。此外,为治疗牙周病、龋齿和外伤所提供的治疗也可能导致牙齿丧失或预后不良。 在当今的种植牙时代,有多种治疗方法可用于挽救牙齿或替换缺失的牙齿。例如牙周治疗、引导骨再生、支持性牙周治疗、牙髓治疗以及种植牙。然而,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必须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随后进行公正无偏见的预后评估。在评估预后时,应检查患者,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长期预后,并确定哪种方案从长远来看最适合该特定患者。例如,评估一颗患牙时,需要评估采取措施拯救牙齿是否会比拔牙并种植牙带来更好的预后。 为了恰当地为患者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案,需要对影响牙齿和种植体预后的众多因素有公正且基于证据的理解。在向患者提出各种方案之前,评估所有方案的真实预后,并考虑支持每个决策的最佳现有证据至关重要。 2.牙齿缺失 一些研究探讨了与牙外伤、牙周病和龋齿相关的牙齿缺失的流行情况。这些研究存在局限性,因为收集使用不同指标收集的大量数据相当困难。然而,有些研究提供了关于牙齿缺失原因的概述。 在美国,2009年至2014年,有600多万50岁以上的人缺牙。龋齿导致的平均缺牙数量差异较大,但有报告显示,在20至64岁人群中,龋齿造成的牙齿缺失(即DMFT指数中的“M”缺失部分)占8.35颗。同一研究指出,仅有15.7%的研究对象未曾拔过牙。拔牙的原因包括疼痛(34.6%)、大面积龋坏(5.6%)、牙周问题(6.0%)以及牙髓问题(3.2%)。另一项针对14至89岁人群缺失牙的研究发现,龋齿导致的拔牙占86.2%,牙周病引起的拔牙占6.6%,外伤引发的拔牙占3.9%。在年轻群体(5-12岁)中,拔牙的主要原因似乎是龋齿(64.3%)和牙齿外伤(43.0%)。欧洲和美国的研究估计,牙周炎影响个体的比例在31%-76%之间。这一比例意义重大,因为由牙周病导致的牙齿丧失平均每患者每年为0.04至0.08颗。根据年龄划分研究牙齿丧失情况时,80%因龋齿而进行的拔牙发生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而70%因牙周病进行的拔牙则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 3.牙齿和种植体的长期预后 尽管人们对口腔种植体抱有高度期待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关于其真实使用寿命存在一些误解。某知名医疗网站宣称,牙科种植体的成功率为98%。其他看似可信的网站也报告了介于95%至98%的成功率。然而,这些网站通常报道的是种植体的存活率而非成功率,并且追踪随访时间较短。只要种植体仍在口腔中,就被认为是“存活”的,这意味着其中包括患有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周围炎、严重骨丧失和休眠种植体在内的所有种植体。然而,研究显示,在5到10年后,80%的种植体出现了种植体周围黏膜炎,而12%-66%的种植体发生了种植体周围炎。患病的种植体很难被称为成功的;然而,有时患者并没有得到这些信息。因此,患者很难做出明智的决定。不幸的是,即使将牙种植体作为一种选择,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治疗规划。因此,临床医生有责任依据当前有关牙科种植体的证据来教育患者,而不是依赖观点或信念。 当牙齿因龋齿、牙周病或外伤而导致缺失或预后无望时,往往会选择种植体作为治疗方案。然而,一项针对侵袭性牙周病患者的的研究表明,被标记为可疑甚至无望保留的牙齿实际上可以在口中保留长达15年。当前用于评估预后的工具有时可能过于悲观、缺乏预测性,可能导致临床医生过早拔除牙齿。此外,由于牙科种植体相对较新,因此关于其成功性的长期数据不足,这是在计划拔牙后植入种植体之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当向患者提供挽救患病或受创伤牙齿的治疗方案时,作为比较的治疗方案不应是理想的、健康的种植体,而应与可能出现如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或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的现实情况下的种植体进行对比。这一点得到了证据的支持,研究表明即使是受到损害但经过适当治疗和维护的天然牙齿,其存活率也优于种植体。一项系统回顾报告显示,长期自然牙齿脱落率在3.6%-13.4%之间,而种植体脱落率则在0%-33%之间。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种植体与经根管治疗牙齿的生存率。牙科种植体的生存率范围为73%-95.5%,而经根管治疗牙齿的生存率范围为89.7%-98.1%。 研究显示,经过适当治疗和维护的受损牙齿在长期随访中的高存活率超过了牙科种植体的存活率。值得注意的是,拔牙是一个不可逆的决定,一旦种植体失败,拔牙所造成的损失无法恢复。因此,拔牙的决定需要深思熟虑。 4.保留患牙 对于因外伤、龋齿或牙周病导致的受损牙齿,主要有两种选择:保留牙齿或拔除。保留牙齿可能并非易事,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拔牙并植入种植体可能涉及复杂的程序,如骨增量和软组织管理。如果决定保留牙齿,则可能需要以下治疗以确保获得更好的长期效果。 4.1.牙髓治疗 深度龋损以及诸如脱出、侧向移位和嵌入等创伤性牙损伤最终可能导致牙髓坏死。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牙髓治疗以挽救牙齿。在某些严重病例中,拔牙可能被考虑为替代治疗方案。当将这些选项提供给患者时,详细阐述每种情况的利弊至关重要。2007年的一项系统回顾报告指出,初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介于68%-85%之间。对经过牙髓治疗的磨牙进行10年的随访显示成功率为89.2%,而另一项10年随访研究则显示出84.1%的成功率和93%的存活率。其他针对成人的研究表明,在初次或二次(即再治疗)牙髓治疗后4年的随访期内,牙髓治疗后的存活率可高达95%,其中初次治疗的成功率为83%,二次治疗的成功率为80%。Setzer和Kim32对经牙髓治疗的牙齿与种植体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结果显示种植体的损失率高于经牙髓治疗的牙齿。基于现有证据,如果可以进行根管治疗,它可能是优于种植体的选择。 4.2.牙周治疗 当牙齿受到牙周问题的影响时,其预后就已经确定,并且再次有两种治疗选择:牙周治疗以保留牙齿和拔牙。然而,在为牙周受损牙齿确定预后时,缺乏可用的理想工具来准确做到这一点。因此,关注并尽力挽救受损牙齿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治疗选择。 牙周治疗可能包括不同的手术、骨增量和支持性牙周治疗。支持性牙周治疗涉及严格的随访、频繁的洁治和根面平整,最重要的是口腔卫生教育和指导。牙周治疗后适当的支持性牙周治疗在文献中有显著的成功案例,并且似乎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图1)。如果患者遵循医嘱配合良好,受损牙齿的生存几率将会提高。经适当治疗和定期维护的牙周受损牙齿的存活率范围在92%-93%之间。此外,即使是在被诊断为C级牙周病(以前被称为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中,被认为无希望保留和存疑的牙齿的存活率也分别达到60%-88%。因此,不应仅仅因为拔牙看似是较简单的治疗方案就优先考虑拔牙,而应优先采用牙周治疗结合适当的支持性牙周治疗来保留牙周受损牙齿。若这种治疗不成功且必须拔除牙齿,仍然可以选择种植体作为备选方案,因为作为备份治疗手段,种植体10年的存活率可达82%-94%。 4.3.意向再植 即使一颗受到牙周或牙髓问题严重影响的牙齿无法挽救,种植体也不一定是下一个首选治疗方案。意向再植术是指有目的地拔除受损牙齿并将其重新植入原牙槽窝中。尽管意向再植术被视为最后的选择,但据报道,在最初的6个月内成功率高达90%。在6个月至12个月期间,存活率从85%降至80%,而在48个月后,再植牙齿的存活率趋于稳定。一项包含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也显示,意向再植牙齿的成功率为89.1%。此手术的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牙周病的程度和根部是否存在断裂。然而,这是一项相对简单、成本低于种植体且对患者带来较少不适的手术。虽然再植牙齿的存活率可能不如传统的牙周治疗和牙髓治疗效果好,但其存活率仍然较高,并作为一种保守治疗选择可能适合某些患者。 4.4.自体牙移植 当牙齿因外伤脱落、拔除或先天缺失时,用种植体替换缺失牙齿是一种治疗选项。然而,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使用另一颗牙齿来替代缺失的牙齿。自体移植涉及将供体牙齿移动到同一患者内的受体位点(图2)。自体移植的并发症包括牙髓坏死、牙根吸收和牙齿松动度过大。自体移植不仅因为高成功率而成为一个好的选择,对于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能接受种植体治疗的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建议在患者停止生长后再进行种植体植入。如果在年轻时因创伤、龋齿等原因失去牙齿,则可能需要长时间缺牙。自体移植为青少年和正在生长发育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替换缺失牙齿的治疗选项。如果自体移植不成功,患者仍可以选择种植体治疗。但是,如果首先植入种植体却失败了,第二轮和第三轮的种植体治疗成功率通常不如第一轮高。 5.拔除患牙—保留组织 如果决定拔除受损牙齿,必须仔细考虑并最重要的是向患者详细解释长期后果。关于种植体的媒体报道不仅可能误导患者,也可能误导临床医生。当我们评估一颗存在问题的牙齿与理想状态下完全骨结合的种植体之间的预后时,很难进行准确比较。相反,应从手术过程本身开始考虑并讨论植入种植体的潜在并发症。若骨量不足,可能需要首先对患者进行骨增量手术。在完成该手术的愈合期之后,才能植入种植体。然而,患者中普遍存在一个误解,即种植体包括了整个牙齿,连同冠部一起。由于事实并非如此,植入种植体后需要先愈合,然后才能进行修复治疗。不仅种植体植入是一个耗时的过程,这些手术还可能伴有如上颌窦穿通、神经损伤、出血和骨板穿孔等并发症。此外,种植体并非无敌,可能更容易受到口腔细菌侵害,并且需要恰当的随访和维护。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十分常见;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约为80%,而种植体周围炎影响大约12%-66%的种植体。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种植体的成功率高达99%,但理解当前证据并在治疗计划过程中应用这些信息至关重要。处理缺失牙齿的其他选择包括不采取治疗、固定或可摘局部义齿,或者通过正畸移动来关闭间隙,而不一定非要放置种植体。此外,当一颗牙齿被认为无望时,仍有可能利用这颗牙齿来为未来的种植体植入保存软硬组织。 5.1.软硬组织的保留 即使在充分考虑所有预后因素后,确定牙齿确实无望,立即拔牙也未必是理想的治疗方案。有时,患者可能会因为焦虑、费用问题或年龄过小等原因推迟种植体植入。然而,一旦牙齿被移除,牙槽骨可能发生吸收。在此过程中,硬组织和软组织都可能发生变化,当患者准备接受种植体植入时,恢复这些组织将更具挑战性。为了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在拔牙前必须考虑到硬组织和软组织的保留。使用诸如冠切除术或正畸牵引等程序已被证明在保存或增强硬组织和软组织方面非常有用。 5.1.1.冠切除术 导致牙齿脱出并重新植入牙槽窝的牙外伤最终可能导致牙根固连(ankylosis)。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也可能导致牙齿低位埋伏,并在正畸治疗期间引发不良事件。在某些情况下,推荐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拔除固连的牙齿,但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伤性的手术。另一种选择是冠切除术(图3)。这种治疗涉及去除牙齿的冠部,仅留下牙根在骨内。通常情况下,牙齿之前已经接受了牙髓治疗。在覆盖牙根之前,需先移除牙髓填充物,使牙根管充满血液。执行这一操作的目的在于让牙根最终被骨质取代,从而维持牙槽骨的体积以满足美学需求和未来种植体植入。与拔除固连牙齿这种可能带来负面后果的创伤性手术相比,冠切除术是一种更为可预测且保守的手术方法。此外,冠切除术还可以为未来的种植体植入保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 5.1.2.正畸牵引术 另一种选择,特别是针对生长发育中的患者,是对受损牙齿进行正畸牵引。在美学区域放置单颗牙齿种植体可能颇具挑战性,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微笑线、邻牙及周围硬组织和软组织的形态特征。如果拔除了一颗牙齿并导致骨吸收,进而改变了硬组织和软组织结构,那么这项任务将变得更加困难。然而,如果一颗牙齿预后无望,拔牙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案。为了避免因拔除受损牙齿而导致的骨吸收,对牙齿进行正畸牵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手段通过正畸方式拉出牙根,从而增加附着龈宽度,并为未来种植体植入保留牙槽骨。由于经过正畸牵引处理后,患者在植入种植体时更有可能不需要进行骨增量手术,因此正畸牵引成为更为保守的选择。 6.维护与随访 无论是决定拔除牙齿还是保留,维护和随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必须确保口腔内无龋齿、感染或活跃的牙周病发生。这意味着要教育患者正确进行口腔卫生保健,并确保牙周病稳定,新龋齿或外伤的风险较低。这包括对参与高风险运动或活动的患者提供关于使用护齿器和头部保护装备的指导。此外,必须实施严格的复查预约制度。重要的是,这种复查制度应基于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对于不同类型的牙外伤,国际牙外伤学会已发布针对不同损伤建议的随访频率指南。如果一颗受损的牙齿被拔除并植入了种植体,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原则。由于种植体周围疾病的高发率,有必要在最早阶段诊断并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以防止其发展成骨丧失。总的来说,严格随访使临床医生能够早期发现潜在并发症,并帮助避免并发症进一步恶化。 7.伦理考量 通常情况下,临床医生会尝试评估受损牙齿的预后。然而,文献显示,这种努力并不十分成功或准确。鉴于此,临床医生在拔除受创伤的牙齿或有严重疾病及骨丧失的牙齿之前,需要谨慎思考。此外,牙外伤患者往往年轻且仍在生长发育中,因此植入种植体是一项长期承诺。如果一名20岁的患者需要种植体,他们可能需要这个种植体维持70年甚至80年的成功使用。不幸的是,目前几乎没有数据显示50年或70年后种植体的效果。还应注意的是,牙齿及其周围组织与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特性是不同的,自然牙齿所处的组织结构能为其提供更好的长期保护。因此,前面概述的程序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患者更长时间地保留牙齿,或者至少保持骨质以便在放置种植体时,可能患者所需的种植体使用时间会缩短。为了履行我们作为医疗保健提供者的伦理义务,临床医生需要了解当前的证据,并准确呈现所有可用治疗方案的优缺点。 8 结论 牙外伤、龋齿和牙周病都会损害牙齿。然而,我们真的需要拔除受损的牙齿吗?即使治疗并不能保证让患者的牙齿终身保留,但延迟植入种植体以及保护硬软组织也是至关重要的。仅基于评估预后来决定拔牙并不总是充分的,因为文献支持经根管治疗、牙周治疗、自体移植等方法处理过的牙齿的成功率和存活率。虽然种植体看似成功率较高,但缺乏超过50年的长期数据,并且是一种不可逆的治疗选择。若种植体失败,我们只能再植入另一个种植体。而如果牙齿出现问题,至少我们还有植入种植体的选择余地。

    2024.02.05
  • 矫正牙齿要趁早|寒假健康提示

    正畸前检查和治疗需要时间 正畸前要进行验血、口腔检查、拍摄牙颌面X线片等。另外,大部分来正畸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结石、牙龈红肿、刷牙时牙龈出血等问题,在正畸矫正前需要做全口洁治(洗牙)。还有一些平时刷牙不太认真的学生,可能有牙釉质脱矿甚至龋齿等,在戴牙套之前要先把坏牙补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家长特别急切地想给孩子戴上牙套,实际上,欲速则不达。对于矫正牙齿主观意愿较低且口腔卫生较差的孩子,建议最好预留3周左右的口腔卫生习惯建立期,由医生和家长共同引导和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之后再开始佩戴正畸矫治器。否则,一旦戴上矫治器,孩子又不能把牙齿清洁到位,那必然会导致牙齿的脱矿或龋坏的不断发生和加重,使得牙齿的健康和美观受到严重影响,违背了我们正畸矫牙的初衷。 做牙齿矫正有可能需要拔牙 决定正畸拔牙还是不拔牙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主要取决于患者口颌面的软硬组织结构特征和功能表现,绝不能仅凭患者或医生的主观意愿来决定。简单来讲,当患者口颌面软硬组织结构允许口内牙齿都健康、美观、功能性地排列于牙槽骨当中,那就不需要拔牙。相反,如果将牙齿排列整齐后,牙齿位置会超过口颌面软硬组织的最大生理限度,那就需要拔牙。 部分患者根据矫治方案设计需要拔牙,一般是牙弓的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象限各拔除某一颗牙齿。左右两侧的牙齿需要分次拔除,先拔一侧的,过1~2周再拔对侧的牙齿。 要考虑矫治器的制作周期 一些纠正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器、纠正下颌后缩的功能矫治器,以及矫正“地包天”的前方牵引器等,都需要采集患者的牙颌模型,由口腔技师进行个性化的加工和制作,这些矫治器制作需要3~4周时间。 如果尽早就诊,在假期就能够让孩子戴上矫治器的话,一方面,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减少矫治器带来的异物感和不适感;另一方面,这些矫治器往往需要持续佩戴12小时以上或更久,假期居家更容易保证足够的佩戴时间,为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更好适应初始佩戴矫治器 初戴矫治器后2天内是最不适的阶段,牙齿会出现酸胀感、咬物不适感,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绝大部分的孩子可以适应,但是对于极个别孩子来说这将是一个挑战。 假期居家期间,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更适合的、较软的餐食。此外,在家人的提醒和鼓励下,孩子也更容易养成三餐后认真刷牙的好习惯。 正畸矫治器和黏接剂本身都不会引起牙齿脱矿和龋坏,但是矫治器的存在、弓丝的阻挡使得有些部位如正畸托槽周围和牙龈附近的食物残留、牙菌斑不容易被刷掉。因此,建议佩戴牙套的学生每一餐后都要认真刷牙,同时还要配合使用冲牙器清洁每一颗牙齿。

    2023.12.01
  • 我院开展“全国爱牙日”义诊活动

    9月20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罗毅及口腔颌面外科毛晓斌副主任医师携数名医护人员加入由宜宾市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和宜宾市口腔质控中心发起的全市口腔医务工作者组建的“爱牙日口腔健康宣教活动”、“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日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活动”。 此次活动集结了61名医务人员,分为不同组别,包括“牙痛”组、“矫正”组、“镶牙(种植牙)”组以及“颌面外科(肿瘤 唇腭裂)”组,共同前往南岸莱茵河畔小区进行义诊。同时,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1楼门诊入口处也设立了义诊点,为群众提供免费口腔检查和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服务。

    2023.09.28
  •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全国爱牙日”义诊活动

    2023年9月20日,为积极响应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号召,贯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以推动社区居民关注口腔卫生健康,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罗毅及口腔颌面外科毛晓斌副主任医师携数名医护人员加入由宜宾市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和宜宾市口腔质控中心发起的全市口腔医务工作者组建的“爱牙日口腔健康宣教活动”、“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日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活动”。 此次活动集结了61名医务人员,分为不同组别,包括“牙痛”组、“矫正”组、“镶牙(种植牙)”组以及“颌面外科(肿瘤 唇腭裂)”组,共同前往南岸莱茵河畔小区进行义诊。尽管当天细雨绵绵,但医护人员的热情依然高涨。同时,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1楼门诊入口处也设立了义诊点,为群众提供免费口腔检查和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服务。 在活动期间,医务人员不仅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还为存在口腔健康问题的患者制定了治疗建议和保健方案,并发放了200余份口腔保健宣传知识单。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口腔健康重要性,学习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 这次口腔健康宣教活动标志着医务工作者们积极响应口腔健康号召,为宜宾市的口腔健康事业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

    2023.09.22
  • 2023年全国爱牙日丨老年人口腔健康核心信息

    今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全国爱牙日”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  乐享健康生活”,通过爱牙日活动,加大口腔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口腔保健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重点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营造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龋病和牙周疾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可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全身疾病可在口腔出现相应表征。例如糖尿病与牙周疾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因此,要做好口腔健康护理,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二、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 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老年人只要口内还有牙齿,就应每天早晚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 老年人需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并根据牙缝大小选择不同型号,使用时不要勉强进入,以免损伤牙龈。 三、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 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都和天然牙一样每天需要清洁维护。种植牙和固定假牙不可摘戴,周围可能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需刷牙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 活动假牙需在每餐后摘下清洁,用软毛刷清洗干净。睡前应摘下活动假牙浸泡在冷水中,或用假牙清洁剂浸泡,第二天晨起后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戴上。 四、局部用氟,合理膳食,预防根面龋 老年人多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由于唾液减少、清洁不到位,牙根处容易发生龋病,即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 预防根面龋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等;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出现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五、关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预防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会有牙菌斑堆积,久而久之,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脱落。 如果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尽量保留天然牙。 六、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及时修复缺失牙 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重者引起全身感染,影响生活质量。 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动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 七、关注口腔黏膜变化,防止发生口腔癌 老年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年龄,老年人应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异常表现后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戒除烟酒嗜好,不嚼槟榔。 八、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至少洁牙一次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自我修复能力弱。因此,老年人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提倡每年洁牙一次,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口腔疾病发生、控制口腔疾病发展。

    2023.09.21
  • 我院在四川省口腔护理学术会中荣获多项荣誉

    近期,由四川省护理学会主办的口腔护理学术会议在德阳圆满落幕。我院积极参与并选送了多篇学术论文,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以及优秀奖1项。此外,我院还被学会授予最佳组织奖。 一等奖:《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一等奖:《便携式气道湿化器在口腔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研究》 二等奖:《留置气囊导尿管改良拔管方法后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二等奖:《微信小程序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教学的效果研究》 优秀论文:《益处发现教育对实习护士临床归属感和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 我院荣获“最佳组织奖”

    2023.09.18
  • 口腔科宣传片

    2022.11.1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科室导航 医药代表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