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成功实施一例听神经瘤切除术、一例海绵窦内肿瘤切除术和一例功能区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病员神经功能保留良好,效果满意。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显微神经外科时代的到来。最大程度地保护脑功能与神经功能,保证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项技术的发展也在为这一目标保驾护航,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已成为实时监测神经功能状况,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 (一)什么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是指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让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避免损伤,保证神经功能完整性的技术。 (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意义是什么? 协助术中定位脑皮质功能区和重要神经传导通路,识别脑神经、脊神经根;即时提供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协助手术医生评估神经受损害的部位、节段和程度;避免或及早发现神经损伤,避免永久性神经损害。 (三)常见的监测技术有哪些? (1)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2)运动诱发电位(MEP);(3)听觉诱发电位(AEP);(4)视觉诱发电位(VEP);(5)肌电图(EMG);(6)脑电图(EEG)。 (四)哪些神经外科手术需要神经电生理监测? 包括涉及运动或感觉皮质区的颅脑手术;脑内深部涉及语言及运动皮质下通路的手术;视神经、视通路以及视觉皮质区手术;语言皮质区手术;颅底肿瘤手术;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脑干及脑干旁手术;脊柱脊髓手术;癫痫病灶切除;脑血管病手术;选择性神经根切除术等。 总之,神经外科手术均有神经功能损害的风险。如何降低手术风险,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始终是神经外科医生所追求的目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已成为实时监测神经功能状况,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也势必会为我院学科建设增光添彩,终将让宜宾及周边地区广大民众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