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二科

  • 27岁小伙跌落致失明,医生在其鼻腔内"打隧道"紧急救治

    27岁的黄先生砍柴时不慎跌落山崖,全身多处重伤昏迷。由当地医院转入宜宾市一医院神经外二科就诊,经抢救治疗后,黄先生意识逐渐恢复,但右眼却看不见了。  检查发现,黄先生视神经管骨折 经仔细检查发现,黄先生的视神经管严重骨折变形。“视神经被骨折的视神经管死死卡住,就像被压扁的水管掐断了水流。”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彭华介绍“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睛和大脑的电线,耽误时间越长,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就越大。” 传统开颅手术需要"掀开头盖骨",虽视野开阔但创伤大、可能损伤脑组织。专家团队最终选择"内镜微创通路"——神经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通过鼻腔自然通道,用直径4毫米的内镜在颅底"打隧道",精准磨除压迫视神经的碎骨片。  术后,磨除视神经管壁,视神经不再受压 "就像在不拆房的情况下维修管道。"副院长杨安强用比喻阐释技术关键:医生通过鼻孔操作精密器械时,需在狭窄的空间内精准避开颈内动脉、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既要彻底减压又不能碰伤神经,对操作医生的经验要求高,结合我院神经外科丰富的神经内镜经鼻手术经验,此次选择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一天,王先生右眼视力基本恢复,重见光明。专家提醒,颅脑外伤后突发视力下降切勿拖延,黄金救治期在受伤后72小时内,及时手术可使70%患者重获有用视力。 神经外二科 地址:西区总院(叙州区叙州大道普和东路16号) 咨询电话:0831-8221709 医生简介 姓名:杨安强 职称: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学博士 职务:党委委员、副院长 成都医学院及成都中医药  大学硕士生导师。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4年11月-2015年1 月在加拿大多伦多SicKiDs医院及亨伯河医院;2017年4月-7月在意大利佛  罗伦萨Carregi大学附属医院留学研修。博士师从国内神经外科领域著名的 王汉东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现任四川省医学会创伤学  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四川省分会功能学组委  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宜宾市神经外科质控分中心副  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任职。 目前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杂志收录2篇; 主持省市等各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1项;申  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授权1项。 擅长:1.各类显微及内镜神经外科手术,包括颅内肿瘤、脊髓肿瘤、脑血 管病、脑外伤及各种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2.对复杂颅底肿瘤(如听神经瘤、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和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治; 3.各种神经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完成神经外科各类手术超千例,年择期手术量超过200余台,手术量和疗效达到省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姓名:彭华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神经外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学会任职: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脑血管病组委员、四川省介入专委会神经介入组委员、宜宾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宜宾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宜宾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宜宾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擅长:对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脑血管狭 窄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同时擅 长颅脑及脊髓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垂体 瘤、听神经瘤等)的显微手术切除治疗,以及高血压脑出 血、颅脑外伤、三叉神经痛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周五上午(西区总院) 姓名:刘杜强 职称:主治医师 西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先后到四川省人民  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目前已在我国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篇。 擅长:高血压脑出血、颅脑损伤、 脑功能疾病、椎管肿瘤、颅内肿瘤及血管病变积累了丰富的 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周日上午(西区总院)  

    2025.03.10
  • 糖尿病患者:脚麻脚疼怎么办?——神经“减压”来帮你

    70岁的王大爷是个“老糖友”,患了糖尿病20多年。近3年来,他的双腿出现麻木、疼痛、发凉、袜套感等症状,甚至行走时经常摔跤。 辗转多地治疗无效后,王大爷来到我院就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详细的查体及术前检查,2月21日,在副院长杨安强博士的指导下,神经外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彭华团队为王大爷右下肢实施了“周围神经减压术”,术后患者右下肢感觉恢复,麻木、疼痛明显减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长期糖代谢异常可能损害神经细胞和血管,导致神经水肿,使得神经在肢体解剖狭窄处易受卡压,最终引发神经病变。 常见症状包括: 1.疼痛:表现为肢体末端对称性电击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夜间多发; 2.感觉异常:如烧灼感、发凉、蚁走感或麻木; 3.感觉减退:对冷热感知能力下降,尤其是热感觉,在泡脚时容易出现烫伤导致皮肤溃烂,严重需要截肢; 4.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或萎缩。 治疗方式需个体化选择: 杨安强副院长介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主要包括血糖控制、症状缓解和神经营养支持。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结合临床评估选择外科干预。周围神经减压术作为治疗方式之一,通过松解神经受压部位,缓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状,减少截肢风险。该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较快等特点,将为更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解除痛苦。 神经外二科 地址:西区总院(叙州区叙州大道普和东路16号) 咨询电话:0831-8221709   医生简介 姓名:杨安强 职称: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学博士 职务:党委委员、副院长 成都医学院及成都中医药  大学硕士生导师。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4年11月-2015年1 月在加拿大多伦多SicKiDs医院及亨伯河医院;2017年4月-7月在意大利佛  罗伦萨Carregi大学附属医院留学研修。博士师从国内神经外科领域著名的 王汉东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现任四川省医学会创伤学  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四川省分会功能学组委  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宜宾市神经外科质控分中心副  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任职。 目前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杂志收录2篇; 主持省市等各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1项;申  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授权1项。 擅长:1.各类显微及内镜神经外科手术,包括颅内肿瘤、脊髓肿瘤、脑血 管病、脑外伤及各种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2.对复杂颅底肿瘤(如听神经瘤、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和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治; 3.各种神经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完成神经外科各类手术超千例,年择期手术量超过200余台,手术量和疗效达到省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姓名:彭华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神经外二科副主任 学会任职: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脑血管病组委员、四川省介入专委会神经介入组委员、宜宾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宜宾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宜宾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宜宾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擅长:对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脑血管狭 窄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同时擅 长颅脑及脊髓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垂体 瘤、听神经瘤等)的显微手术切除治疗,以及高血压脑出 血、颅脑外伤、三叉神经痛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周五上午(西区总院) 姓名:胡泽军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于200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并在vasariil显微培训口心及颅底外科中心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于2010年6月参加神经内镜培训班学习。于201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袖经外科进修。 擅长:颅内肿瘤、脊柱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等各种显微手术及脑出血、脑外伤的救治。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西区总院)   姓名:孙思辉 职称:主治医师 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柳琛教授。2015年在中国北京YASARGIL显微外科培训中心中亚分中心学习显微外科技术,并获得“Yasargil显微外科培训合格证书”。 擅长:对颅内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及神经系统其它疾病的诊治,能熟练处理急诊及危重病的抢救工作。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西区总院)

    2025.02.28
  • “糖友”神经痛怎么办?“周围神经减压术”了解一下

    都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中较为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个并发症让很多糖友痛苦不堪,当发展为糖尿病足时,甚至要面临着截肢的境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糖代谢异常会损害神经细胞和神经血管,导致神经水肿,使得神经通过肢体解剖生理狭窄处更易受卡压,最终引发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有哪些常见症状? 1. 疼痛:表现为双侧肢体末端对称性的电击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多于夜间出现。可伴痛觉过敏的表浅皮肤疼痛,即任何轻微的触摸或接触(如衣被、床单)都可诱发剧烈疼痛。 2. 感觉异常:多表现为肢体烧灼感、发凉、蚁走感或麻木等感觉异常,通常发生在脚部、腿部或手部,严重时出现感觉丧失。 3. 感觉减退:最主要的表现为对冷热感觉减退或不敏感,尤其是热感觉,在泡脚时很容易出现烫伤导致皮肤溃烂,严重需要截肢。 4. 运动障碍:神经病变还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萎缩,影响运动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治疗?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糖、缓解症状和营养神经。然而,这些方法的效果有限。相比内科治疗,周围神经减压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手术松解那些容易受压的神经,有助于缓解疼痛和麻木症状,降低截肢风险。 周围神经减压术通常具有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且多数患者能在术后较快地感受到症状的改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如你或你的家人、朋友出现如四肢疼痛、感觉异常、运动功能减退等,请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神经外二科咨询电话:0831-8221709 医生简介  

    2024.11.19
  • ·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成功实施一例听神经瘤切除术、一例海绵窦内肿瘤切除术和一例功能区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病员神经功能保留良好,效果满意。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显微神经外科时代的到来。最大程度地保护脑功能与神经功能,保证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项技术的发展也在为这一目标保驾护航,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已成为实时监测神经功能状况,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  (一)什么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是指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让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避免损伤,保证神经功能完整性的技术。 (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意义是什么? 协助术中定位脑皮质功能区和重要神经传导通路,识别脑神经、脊神经根;即时提供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协助手术医生评估神经受损害的部位、节段和程度;避免或及早发现神经损伤,避免永久性神经损害。 (三)常见的监测技术有哪些? (1)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2)运动诱发电位(MEP);(3)听觉诱发电位(AEP);(4)视觉诱发电位(VEP);(5)肌电图(EMG);(6)脑电图(EEG)。 (四)哪些神经外科手术需要神经电生理监测? 包括涉及运动或感觉皮质区的颅脑手术;脑内深部涉及语言及运动皮质下通路的手术;视神经、视通路以及视觉皮质区手术;语言皮质区手术;颅底肿瘤手术;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脑干及脑干旁手术;脊柱脊髓手术;癫痫病灶切除;脑血管病手术;选择性神经根切除术等。 总之,神经外科手术均有神经功能损害的风险。如何降低手术风险,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始终是神经外科医生所追求的目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已成为实时监测神经功能状况,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也势必会为我院学科建设增光添彩,终将让宜宾及周边地区广大民众受益。

    2024.09.05
  • ·“三叉神经痛”怎么办?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用这个技术解决

    近期,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接诊了两位患者:75岁的唐奶奶和67岁的李奶奶,她们都遭受了长达三年多的单边脸部剧烈疼痛。这种疼痛犹如电击、针刺或刀割,让她们备受煎熬。起初,药物尚能勉强缓解她们的痛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减弱,疼痛不仅发作更频繁,疼痛的范围也波及整个单侧面部。 日常生活中,就连吃饭、喝水、洗脸、刷牙这些简单的动作,都会引起她们剧痛无比,极大地降低了她们的生活质量。经过神经外二科的细致诊断,两位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为了尽快解除两位患者的痛苦,神经外二科功能组团队先后为她们实施了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 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立即得到了缓解,效果立竿见影。这一手术的实施,不仅解除了她们长期以来的痛苦,也让她们的生活重新回归了正常。 什么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 这个手术听起来复杂,实际上就是通过皮肤做一个小穿刺,在X射线或CT引导下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短暂压迫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继而缓解三叉神经痛。 该手术无需开颅,安全微创、疼痛缓解率高,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创口仅一个针眼。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即刻缓解,远期有效率与开颅手术基本相当。 哪些人可以做? 适用于疼痛耐受差、年龄大、体质不佳、基础疾病多且不宜长时间全麻患者,是较好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 医生简介 神经外二科 地址:文星街院区(文星街65号) 咨询电话:0831-8221709

    2024.06.20
  • ·烟雾病

    认识烟雾病 烟雾病,第一次听到这个病,你是不是觉得与吸烟或者环境污染有关,应该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呢,其实不然哦烟雾一词最早由Suzuki和Takaku于1969年提出,用于描述血管造影时血管侧支网的烟雾表现。烟雾病,又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它的特点是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同时在脑底形成异常的小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时,这些小血管网呈现出密集如烟雾状的影像,因此得名。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男女均可患病。 辅助检查方式 经颅多普勒CT和CT血管造影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金标准) 临床表现 儿童与成人的烟雾病表现不完全相同。 儿童以脑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甚至脑梗死,出现头痛、智力减退、癫痫发作等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一过性功能障碍,能很快自行缓解,容易被家长忽视,贻误诊断治疗,它与情绪激动、紧张、剧烈运动等相关。 约60%成人烟雾病表现为脑出血,主要是烟雾状血管或合并的微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病突然,常见出血部位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及脑叶出血,常以头痛、恶心呕吐起病,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除了上述表现外,部分患者表现为癫痫、头痛、肢体不自主运动等。 烟雾病的治疗 烟雾病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主要方式 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 直接血管重建术、间接血管重建术和联合血管重建术等 疗效 有一定疗效,不能降低出血概率 主要、有效的方式 用途 用于对症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 治疗烟雾病 烟雾病术后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活动 否则可能造成血压剧烈波动,增加脑出血或脑缺血风险。 避免过度换气 如剧烈运动、吹奏乐器、婴儿哭闹。 适当饮水 特别是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后。 定期复查 术后半年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估手术效果。

    2024.05.22
  • ·老年人头部受伤后需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人外伤后可能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人颅内血管更容易破裂,即使外伤轻微也有可能发生颅内出血。因为老年人脑组织萎缩,颅内空间较大,早期少量出血多无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出血量逐渐增加,才逐渐表现出症状,所以老年人外伤后数周才发现有脑出血也不奇怪。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就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极易被忽视。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起初可能表现为反应变迟钝、记忆力下降、进食减少、行走不稳或不愿活动,然后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大小便失禁等,所以出现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了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包括保守治疗,微创钻孔引流术(对大多数手术患者,通过局麻下钻一个很小的口子将血肿引流,术后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开颅手术等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朋友,特别是行动不便者,需有陪护,防止摔伤。锻炼时尽量避免大幅度动作,特别是避免猛烈甩头动作。若不幸出现头部外伤,尤其是出现上述类似症状时,请及时到就诊,行头颅CT检查尽快明确诊断,以避免治疗延误。

    2024.02.22
  • ·伤害大脑的坏习惯,你可能每天都在重复!

    这些行为让大脑变笨 1、长期熬夜对大脑的伤害,很难补回来。 你有没有感觉到熬夜后整个人都变“笨”了。 睡不够会影响大脑前额叶,而前额叶是与注意力、决策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而熬夜后记忆力变差,可能是因为与记忆有关的脑区——海马区的活动变少了。 甚至有实验发现:熬夜后补觉只可以部分恢复熬夜造成的大脑的代谢异常,甚至在某些脑区补觉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改善。 熬夜不光熬走头上的Sam、Tony和小Linda,还让你的注意力、记忆力、决策力...被迫流逝。 建议:早睡,从今晚做起! 2、吸烟会让大脑萎缩。 想让脑子变得更聪明是件难事,不过“伤脑”倒是很简单——拿出打火机,点根烟,吸一口,就可以了。 吸烟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所改变,吸烟不仅会让大脑萎缩,香烟中的一些物质甚至可以直接损伤神经元。 吸烟还会对大脑血管产生破坏,能引起并加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让脑血管越来越堵。 建议:戒烟永远不会晚,在任何时候戒烟都有获益。 3、喝酒会让大脑越来越迟钝。 喝下去的酒精很快被肠胃吸收,在30秒内抵达你的大脑。酒精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穿透血液和大脑之间的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在刚刚喝酒后饮酒者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会下降,而长期喝酒导致慢性酒精中毒的人,记忆障碍的比例大大高于智力障碍。 长期酗酒也会让大脑肉眼可见的萎缩,注意力、执行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会明显下降。 美酒一杯又一杯智商一去不复回! 建议:为了保住智商,酒还是少喝点吧。 多做这些事,大脑越机灵 1、运动让身体和大脑一起强壮。 人们常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似乎运动会让大脑变笨。其实不然,运动不止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让大脑更加强壮。 多项研究发现:适量运动能激励大脑分泌内啡肽等多种让人开心和舒适物质。 运动不止能让身体长肌肉,还能让大脑“长神经”,让大脑拥有更好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还能让大脑更好地应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 2、多晒太阳,大脑也有“光合作用”。 大家总是听到晒太阳能补钙,其实晒太阳也能补脑。虽然大脑没法直接受到阳光照射,但是大脑仍然能“看”到阳光,因为大脑拥有的一群神经元能感受到阳光中的特定波长。 多晒晒太阳能让大脑多多分泌血清素等激素,这些激素能让大脑感到开心快乐,减少不良情绪的体验。有些人一到冬天就emo甚至抑郁,可能跟阳光照射不足有关。在北欧地区,这个现象更加明显。 不仅如此,多晒晒太阳还能增强大脑突触活动,学习记忆能力也能更加优秀。 3、越学习,越动脑,越聪明。 大脑是个典型的“用进废退器官”,就和打怪升级一样,学的越多就越强大。 学习会增强大脑的可塑性,大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会随着学习的进程而变得更加紧密和牢固,提高认知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学习能让大脑拥有更多的神经元,可以存储更多的知识和记忆。 对老年人来说,勤用脑还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民间流传广泛的“健脑类预防措施”——包括适度打麻将、读书看报、下棋、跳广场舞等等统称为“认知活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康复和早期干预都很有好处哦。 大脑辟谣 1、左脑理智,右脑情感。 这个传言最开始来自于“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在一系列实验后斯佩里认为左半边是意识脑右半边是本能脑。后来被媒体传着传着就变成了现在的说法,甚至还衍生出了什么左右脑开发班。 虽然大脑的左右边确实在某些地方有各自的长处,在发育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小区别。但这不意味着大脑的两边是分开工作的,左右脑协同工作才保证了大脑的正常运行。 左右脑相关的测试、开发,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2、男女差异是大脑结构造成的。 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在男性中大脑的体积就会更大一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男性或女性在智力或者认知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事实上除了体积之外,大脑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差异其实并不大。 后天的教育、社会文化等其他因素影响可能更能解释男女间的思维差异。 女性数学不好、不会开车等刻板印象该破除啦! 3、大脑越大,智慧越高。 这个传言听起来还蛮靠谱的,毕竟大脑就是掌管智力的器官,好像大块头有大智慧没什么问题。 但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知,比如前面提到过:男性大脑平均比女性大,但是其实男性平均智商并不比女性高。并且如果大脑真的越大越聪明,那么统治地球的就应该是鲸鱼了。 其实决定聪不聪明的并不是大脑的体积大小,而是由大脑的部分结构皮层决定,在一般情况下,皮层面积的大小确实能反应智力的水平。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智商也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指标。 4、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 这个传言可真是太高看大脑了,相信看过电影《超体》的人更是对这个传言深信不疑了。事实上就算是为了完成简单的任务,大脑也需要调动大量的神经元去协调处理工作,已经尽了全力一点都没有偷懒。甚至在不处理任何任务工作的时候,大脑大部分时间也没闲着,生活所迫,大脑才是劳模。 相信科学,而非科幻电影。 大脑想要告诉你的10 件事: 1.坚持适量运动,运动会让身体和大脑一起变强壮; 2.多晒太阳,大脑也有“光合作用”,不仅让人心情愉悦,也能促进学习记忆能力; 3.大脑是个典型的“用进废退”器官,多学习多动脑,脑子越用越灵光; 4.熬夜会损害大脑的注意力、记忆力、决策力等各项功能,长期熬夜的危害很难弥补; 5.吸烟会让大脑萎缩,还会加速脑血管拥堵,增加中风风险,任何时候开始戒烟都会有获益; 6.长期酗酒也会让大脑肉眼可见的萎缩,注意力、执行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会明显下降。为了保住智商,酒还是少喝点吧; 7.左右脑相关的测试、开发,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8.除了体积,大脑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差异其实并不大。后天的教育、社会文化等其他因素影响更能解释男女间的思维差异; 9.大脑的体积大小跟智商高低没啥关系,不然统治地球的就应该是鲸鱼了; 10.人类的大脑并没有90%的潜力尚待开发,相信科学,而非科幻电影。

    2024.02.06
  • ·我院开展“世界慢阻肺日肺康复”义诊活动

    11月15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康复科、心内科、创伤骨科、神经外二科及药学部在我院门诊楼1楼开展了“世界慢阻肺日肺康复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有超过100人次接受了义诊咨询,为40余名居民进行免费测血压、指脉氧,发放了60余份健康教育手册。本次活动在提高民众对慢阻肺的认识、规范慢阻肺的早筛早诊早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12.01
  • ·喜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名专家荣获2023年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荣誉称号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名单,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安强,护理部主任段燕,妇科副主任杨树环入选中青年骨干人才。 专家简介 杨安强 主任医师、博士 党委委员、副院长 博士师从国内神经外科领域著名的王汉东教授,曾到加拿大多伦多SicKiDs医院、Hunber River医院、意大利佛罗伦萨Carregi大学附属医院交流访问。发表文章10余篇,SCI杂志收录2篇。 擅长:1.各类显微及内镜神经外科手术,包括颅内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及各种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治疗;2.对复杂颅底肿瘤(如听神经瘤、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和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各种神经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完成神经外科各类手术超千例,年择期手术量超过200余台。主持省市等各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四川省分会功能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创伤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电生理学组委员、宜宾市神经外科质控分中心副主任委员。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总院)  段燕 主任护师 护理部主任 临床护理学科带头人 学会任职:中华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护理学会行政管理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灾害护理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院感质控中心专家,四川省护理质控中心专家、宜宾市院感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宜宾市护理学会院感专委会主任委员、宜宾市等级医院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3年起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至今,工作期间先后从事五官科临床护理,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较强的护理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重大手术、急危重症、疑难病例的会诊和抢救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北大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共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市厅级、院级科研课题共10余项,其中一项科研获2015年宜宾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每年均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继教项目多项,并作为专家多次在省护理学会口腔专委会进行授课。 杨树环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妇科副主任 硕士 从事妇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先后到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修妇科宫腹腔镜技术及上海同济医院进修妇科盆底及妇科泌尿技术,北京协和医院学习阴道镜技术及宫颈疾病规范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研科研课题2项。 学会任职: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妇产科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内镜学组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女性生殖与整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妇科盆底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女性健康专委会委员、宜宾市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宜宾市妇产科质量控制分中心专家成员。 擅长: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科泌尿、异常子宫出血诊治;获得中华医学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培训证书及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治技术欧洲二级证书。对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规范治疗有较深的认识,对妇科良恶性疾病的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操作熟练,率先在宜宾市开展单孔腹腔镜技术。

    2023.11.21
  • ·老年人头部受伤后需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人外伤后可能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人颅内血管更容易破裂,即使外伤轻微也有可能发生颅内出血。因为老年人脑组织萎缩,颅内空间较大,早期少量出血多无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出血量逐渐增加,才逐渐表现出症状,所以老年人外伤后数周才发现有脑出血也不奇怪。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就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极易被忽视。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起初可能表现为反应变迟钝、记忆力下降、进食减少、行走不稳或不愿活动,然后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大小便失禁等,所以出现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了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包括保守治疗,微创钻孔引流术(对大多数手术患者,通过局麻下钻一个很小的口子将血肿引流,术后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开颅手术等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朋友,特别是行动不便者,需有陪护,防止摔伤。锻炼时尽量避免大幅度动作,特别是避免猛烈甩头动作。若不幸出现头部外伤,尤其是出现上述类似症状时,请及时到就诊,行头颅CT检查尽快明确诊断,以避免治疗延误。 作者:罗洪涛

    2023.10.17
  • ·中年男子偏瘫近2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用这项新技术救治!

    44岁的杨先生,2021年9月突发头晕痛、左侧肢体无力的情况,行头颅CT检查表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经微创血肿清除术及康复治疗后,杨先生思维智能恢复,但留下了左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1年多来,杨先生一直四处求医治疗,但效果甚微。 “中枢性偏瘫”,一般是由于脑卒中、脑外伤等疾病,导致一侧大脑损伤,进而造成对侧肢体偏瘫,是最常见、危害最广泛的后遗症。 杨先生通过了解得知“颈7神经移位术”能治疗中枢性神经损伤所致的偏瘫,同时我院神经外二科主任杨安强博士也正准备开展此类手术,遂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 经杨安强博士团队联合康复医学科完成术前评估后,评估杨先生为“痉挛性单侧肢体偏瘫”,符合此手术条件,且杨先生手术意愿强烈。 神经外二科主任杨安强博士带领团队实施手术 在上级医院的指导下,杨安强博士带领功能组团队于5月27日实施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保障手术安全。 吻合后的颈7神经 术后杨先生右上肢活动自如,没有功能缺失,左侧肢体痉挛的肢体肌张力也明显下降,下一步将进行电刺激、磁刺激及康复等综合治疗促进左侧上肢功能恢复。 杨安强博士介绍 “颈7神经移位术”作为中国原创技术,开创了“上肢瘫”治疗的新天地。颈7神经移位术是将健侧的颈七神经根与患侧的颈七神经嫁接,让健侧的神经来支配患侧肢体的运动,创造性地用外周神经的方法,解决中枢神经问题。 大多数患者通过这一手术及后期一年以上的的正轨康复锻炼,90%左右的患者能够实现偏瘫上肢功能的明显改善。 哪些患者可实施这个手术呢? 1.中枢神经损伤(CNI)后单侧痉挛性上肢瘫,且平台期后康复≥3个月无明显进展。 2.年轻,本人及家属有强烈的康复意愿; 3.患者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无严重的关节挛缩、畸形。 这是我院第一台颈7神经移位治疗中枢性偏瘫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此前四川省内仅有两家三甲医院成功开展此新技术,我院是川南shou家开展此类手术的三甲综合医院,填补了川南区域的技术空白,为广大偏瘫患者带来福音。

    2023.06.10
  • ·精准、微创,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用立体定向技术成功救治脑出血患者

    “突发脑出血这么办?” “如何预防?” 神经外二科主任 杨安强博士 用脑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 为65岁脑出血患者治疗

    2023.04.22
  • ·中年女性患颅底脑膜瘤,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用这个微创手术成功切除

    近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在科主任杨安强博士的指导下,主任医师彭华、主治医师刘杜强手术团队采用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经眉弓眶上锁孔微创技术(keyhole surgery),成功切除前颅底脑膜瘤。 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偶然体检做头部CT发现前颅底脑膜瘤,随访1年后,见肿瘤在逐渐长大,遂来我院神经外二科治疗。 术前MRI片 术前检查显示,肿瘤位于前颅底,位置深,病变较大。杨安强博士团队最终决定采用锁孔技术治疗,既能微创切除了肿瘤,又满足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术后第三天MRI片,肿瘤全切除 手术切口较小 目前神经外二科共有神经系统肿瘤、功能神经外科、脊柱神经外科、脑外伤与神经重症四个亚专业。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颅脑肿瘤、三叉神经痛、癫痫、脊柱脊髓肿瘤等各疾病的外科精准、微创手术治疗均实现重大突破。 杨安强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神经外二科主任 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分别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及亨伯河医院;2017年4月-7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卡耐基大学附属医院留学研修。博士师从国内神经外科领域著名的王汉东教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神经系统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及神经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等。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总院) 彭 华 主任医师 神经外二科副主任 1996年7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在二十余年的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对神经外科专业的疑难重症病例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脑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有较深的造诣。率先在宜宾市开展了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治工作。同时擅长颅脑及脊髓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的显微手术切除治疗,以及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三叉神经痛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五上午、周六上午(总院) 刘杜强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西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先后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 对高血压脑出血、颅脑损伤、脑功能疾病、椎管肿瘤、颅内肿瘤及血管病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总院) 神经外二科地址:总院(文星街65号) 咨询电话:0831-8221709

    2023.04.07
  • ·工匠奖得主——杨安强博士 脑立体定向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

    过去的一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为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美德,彰显医者仁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一医院党委会研究决定,党委行政联合开展2022年度“工匠奖”的评选活动,现评选出10位工匠奖得主,小编将带大家陆续走进他们。 工匠奖得主 杨安强博士 脑立体定向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 什么是脑立体定向导航技术?  这么解释你就明白了 脑立体定向导航技术跟我们的汽车导航类似: 告诉医生将去哪儿——精确定位病灶; 告诉医生从哪儿出发——设计最安全、便捷的手术入路; 告诉医生应该往哪儿走——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 提示医生已经做到哪一步了——实时跟踪手术进程。 脑立体定向导航技术的运用,使得以往治疗的手术禁区(脑干区域血肿及脑干肿瘤)在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导航下可精准到达脑深部病变部位(误差<1mm),清除血肿、肿瘤活检及脑脓肿穿刺引流等,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手术费用大大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给患者带来良好预后,实现“微创小手术解决大问题”! 丘脑血肿定向穿刺引流手术 在开展此项技术之前,治疗血肿、肿瘤等脑部疾病只能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方式,或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相对来说手术暴露时间长、风险大、术后恢复慢、费用高、并发症多。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杨安强博士表示: 立体定向导航技术适用于脑深部血肿或脑深部肿瘤、脓肿、脑深部组织病检等,尤其适用于年龄大、基础性疾病多且不能耐受手术或未发生脑疝且不能接受开颅手术者。由于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因此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减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效果和预后,也因此为患者节约了较多的住院费用。 2022年我院神经外二科已运用立体定向术成功救治多例患者,团队成员获得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脑胶质瘤手术比赛三等奖(地市县级),标志着科室立体定向技术的成熟,学科技术跨上新台阶。

    2023.02.14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科室导航 医药代表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