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肛肠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强。中医肛肠护理作为一种传统的健康保健方法,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中医肛肠护理的新潮流,介绍其原理、方法及其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需要肛肠护理的情况 肛肠护理是指针对肛门和直肠区域的卫生和护理措施,通常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进行肛肠护理。首先,患有肛门疾病如痔疮、肛裂、肛门湿疹等的人需要进行肛肠护理以保持局部清洁和舒适。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局部疼痛、瘙痒、肿胀等不适感,而良好的肛肠护理可以减轻症状并促进愈合。其次,在便秘或腹泻时,肛门周围的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肛肠护理。便秘时,干燥的大便可能导致肛门疼痛和痔疮出血,而腹泻时则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皮肤湿润和发炎。第三,进行肛门手术后,如肛门瘘修复、痔疮切除等,需要进行特别的肛肠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这包括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等措施。除此之外,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下降和活动能力减弱,可能难以自行进行肛肠护理。同样,行动不便的人,如残疾人士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也需要他人帮助进行肛肠护理,以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最后。在女性生理期间,由于月经和私密部位的分泌物可能会导致肛门周围的皮肤湿润和不适,因此需要加强肛肠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 二、中医肛肠护理的方法与原理 (一)中药热奄包疗法 中医肛肠护理的新潮流方法之一是中药热奄包疗法。这种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放置于患病部位或身体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中的热蒸气,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效果。这是一种外治方法,通过温热的作用来帮助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二)灸法 灸法是利用易点燃的艾条置于艾灸箱中,对穴位进行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经络来调整机体的生理平衡,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灸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术后尿潴留、缓解术后疼痛等情况。艾灸可以疏通局部经络,预防疼痛,促进膀胱气化功能正常,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这种方法在中医肛肠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康复和健康。 (三)耳穴埋豆法 中医肛肠护理的新潮流方法之一是耳穴埋豆法。这种方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通过将王不留行籽对准耳穴贴紧并施加轻微压力,使患者感到耳朵酸胀、麻痛或发热。耳穴埋豆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预防便秘、腹泻,减轻焦虑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种方法在中医肛肠护理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康复。 三、中医肛肠护理的意义 中医肛肠护理在促进肛肠健康和治疗肛肠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肛肠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肛肠疾病引起的症状,如疼痛、瘙痒、肿胀、便秘或腹泻等,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肛肠护理能够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康复,加速肛肠疾病的愈合过程,预防疾病复发;中医肛肠护理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患肛肠疾病的风险;中医肛肠护理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中医肛肠护理注重整体调理,不仅针对肛肠疾病的表面症状进行治疗,更重视病因病机的分析和调理,全面治疗,达到长期疗效;中医肛肠护理注重因人而异,因病制宜,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医肛肠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自然的健康保健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中医肛肠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其方法促进自己的肛肠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你是哪种有“痔”之士? 痔以齿状线为界,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齿状线上,表面有黏膜覆盖; 外痔:齿状线下,表面有皮肤覆盖; 混合痔:内外痔在肛门同一方位相互融合,横跨齿状线上下。 “痔”有哪些常见表现? 并不是每个痔都会让人坐卧不安,大多数痔还是比较安静的,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直到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大便带血,或者手纸染上血之后,才后知后觉。 出现以下情况,那就得小心了,可能你已经成为了有痔之士。 便时出现鲜红色的血 有块状物从肛门脱出 肛门处出现持续疼痛感或擦屁屁时会痛 肛门处有肿大异物感或瘙痒感、灼热感 有痔疮是不是都要做手术割除? 大部分的痔疮不需要手术治疗,及时使用药物缓解,加上坐浴和运动等措施就能自愈,只有保守治疗病情没好转,症状加重的患者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具体手术方式需要医生根据病情来诊断。 痔疮自救指南请收好 避免久站久坐 痔疮的发生与痔内静脉淤积有关。久坐久站,因为重力关系,血液可在痔内静脉淤积,从而诱发痔疮。 注意饮食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蔬果、全麦、全谷类、豆类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方面可以保持排便通畅,另一方面又可减轻痔疮的静脉曲张。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便便的时候不要耍手机!否则会把5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20分钟。 提肛运动 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就是一次提肛运动,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提肛运动可每次50下,持续约3分钟,每日1-2次。 医生简介 谢守勇 主任中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 擅长: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肛肠疾病如痔疮,肛瘘,肛周脓肿手术治疗及中医调理。肛肠门诊(文星街院区):周一全天、周三上午、周五下午;周六上午(名医堂)咨询电话:13795922931 祝大家都能呵护好自己的菊花 排便通畅每一天!
很多人都知道怀孕前先检查牙齿,因为孕期容易诱发口腔疾病,除了口腔疾病,肛肠疾病也是不可忽视的哦~ 比如痔疮、肛裂、便秘...... 为什么肛肠疾病 这么“偏爱”孕期女性呢? 1胎儿压迫血管,血液回流障碍 2孕期便秘,用力排便 3活动量较少 孕期患肛肠疾病 危害有哪些? 1.便血是孕期痔疮和肛裂的常见症状,无论是大量出血还是慢性少量失血,长期下来都可能导致孕妇贫血,影响自身健康和胎儿发育。 2.痔疮脱出或肛裂引起的剧烈疼痛不仅造成身体痛苦,也带来精神压力。严重的疼痛可能导致骶神经支配的肛门括约肌和子宫平滑肌频繁收缩,反射性引起宫缩,从而有流产的危险。 3.严重的便秘或长时间便秘会引发肛裂,增加肛周脓肿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若感染未能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全身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早产和胎儿缺氧。 孕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习惯? (1)保持肛门卫生,适当活动,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2)不要久坐、久站、久蹲,避免用力排便,缩短排便时间。 (3)饮食清淡,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适量饮水,不宜食过多的辛辣食物。 (4)建议尽量选择左侧卧睡姿,通过降低骨盆血管压力,减少痔疮的发生或加重。 (5)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忧虑等。 孕期发生肛肠疾病怎么办? 如果孕期发生肛肠疾病,应尽早治疗,初期症状一般不严重,治疗相对简单。 1熏蒸坐浴 温盐水、硫酸镁溶液等外洗坐浴,或中药方剂熏蒸坐浴,每天1~2次,每次2~3分钟。如果胎儿月份过大,可以侧卧热敷。 2预防及改善便秘 发生便秘,可通过合理膳食改善便秘症状,必要时可根据情况使用益生菌、润肠通便的中药、开塞露、小麦纤维素颗粒等。 3及时就医 孕期女性发生痔疮或肛裂,且伴有出血、疼痛、便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缓解症状,千万不能自行盲目用药。 温馨提示 孕期女性发生肛肠疾病时,应慎用痔疮药膏、痔疮栓剂,大多此类药物含有麝香、牛黄等成分,而麝香具有活血祛瘀、催产下胎等功效,随意使用后极有可能造成流产、早产等严重后果。 孕期女性若出现便血、肛门疼痛、肛门肿物脱出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中西医结合科黎江云)
活动主题:是中医更是传承,是治病更是养生。 活动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文化面临着日益减弱的局面。为了保护中医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需要进行宣传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传承中医文化,为其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当代人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上具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受益于中医的智慧和方法。因此,开展中医义诊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对中医文化的了解,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衷心感谢每一位参与和支持中医科的“粉丝”们。我科开展的项目有除湿茶、降脂茶、健脾茶、养颜茶、安神助眠茶、酸梅汤、足浴包、穴位贴敷、腕踝针、揿针、刮痧、耳穴埋豆、耳部放血、脐灸、中药塌滞、中药封包、电针、埋针治疗、三伏贴、三九贴、药罐等项目,欢迎大家来中医科感受中医的魅力!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