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灸法---脐灸
一、脐灸的定义:
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是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的总枢。脐皮肤敏感度高,特别是脐周围血管分布的特殊性,药物经脐部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代谢而被破坏,因而更有利于药物通过经络发挥作用。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一种中医特色技术
二、脐灸的适应症
1、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用治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症。
2、调理冲任,温补下元:用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以及孕前体质调理等。
3、通调三焦,利水消肿:用治小便不利、大便不调、腹水、水肿、肥胖等。
4、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用治胃痛、反胃、痞满、泄泻、呕吐等。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用治自汗、盗汗、带下、久泻、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用治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三、脐灸的禁忌症
脐部有损伤、炎症者、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月经期间不可灸;极度疲劳、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四、总结
神阙穴为任脉上的一个重要腧穴,任、督、冲三脉为“一源三歧”,因此脐与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四经直接相通。神阙穴一穴系全身,通过经脉系统调整脏腑阴阳 、平衡人体各种机能,故而有脐通百脉、主治百病之说。现代医学认为脐部分布有丰富的血管与神经,并且无皮 下 脂 肪,艾 火 热 力 刺 激 作 用 下,药 物 易 于 渗 透 吸收。同样的药物口服和脐灸疗效相比较,效果相当于口服疗效的 5~10倍。
欢迎大家来中医科感受中医脐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