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应对与预防
发布时间:2024.11.23
字号:
急性心肌梗死,一种突如其来的心脏危机,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重症之一,其发生往往与冠状动脉的突然闭塞有关,导致心肌严重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在重症医学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及时的识别、干预与预防至关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多样,但最典型的是胸痛,表现为压榨性、窒息性或濒死感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心率失常甚至晕厥等症状。
紧急应对措施
面对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
- 拨打急救电话:迅速联系医疗急救系统,说明病情,等待专业救援。
- 保持静卧:尽量减少身体活动,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 嚼服阿司匹林(非过敏且无禁忌症情况下):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有助于抗血小板聚集,可能减轻心肌损伤。
- 氧气吸入:如条件允许,给予患者吸氧,以缓解缺氧状态。
在重症医学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具体方案依据患者情况而定。
预防策略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关键在于生活方式调整与危险因素管理:
-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 规律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戒烟限酒:彻底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4之间,避免肥胖。
- 管理压力:学会放松,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减轻精神压力。
-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