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及放化疗后,淋巴结和淋巴管的破坏会引起淋巴回流通路受阻,导致富含蛋白的淋巴液在软组织中积聚,出现上肢和腋窝的肿胀,进而引发肢体畸形、活动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问题。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13 % ~ 65 % 。据统计,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是较常见的继发性水肿,其发生率可高达 20 % ~ 50 % 。 乳腺癌症患者术后我们要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希望患者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去工作。但各种并发症却成为了阻碍。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常可见肢体肿胀、疼痛,上肢纤维化、硬化,以及关节灵活度降低,病情严重时可反复发生蜂窝组织炎。 现在发生淋巴水肿的越来越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淋巴循环障碍引发的一种终身的慢性病,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已经被破坏的淋巴循环,有时还会复发,但通过科学有效,规范化综合治理,可达到控制减轻,延缓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等治疗效果,但如果不加以控制,疾病将会持续加重,未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导致抬不起手的局面,所以我们理应积极治疗。现在CDT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是运用特定的淋巴引流手法、加压治疗结合适当的皮肤护理及功能锻炼促进淋巴回流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是国际上应用最广,疗效最为肯定的治疗方式之一。在欧洲淋巴水肿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保守综合性消肿治疗在治疗淋巴水肿的临床意义。 这是乳腺甲状腺外科的一例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经过。 患者李xx,女性,53岁,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后6年,已行放疗,一年前发现左上肢逐渐肿大,自诉疼痛不适,于今年6月来乳腺科就医。 查体:左胸乳房缺如,胸前可见手术疤痕,左上肢明显肿胀,前臂水肿明显,手指Stemmer症阴性。 鉴别诊断:有手术史及放疗史,彩超结果排除深静脉血栓,心功能及肝功正常。 诊断:Ⅲ期淋巴水肿。 诊疗计划: 1、彩超结果排除深静脉血栓,心功能及肝功正常。 2、实行CDT治疗,治疗期4周。 3、教会患者居家管理。 现在患者患者对比图如下: 现在患者患者沉重感明显减轻,未诉患肢疼痛不适,活动自如,希望我们所有的淋巴水肿患者都能自如的举起我们的双手,遮挡烈日里刺目的阳光。 就诊科室:乳腺甲状腺外科 就诊地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总院2楼3区16诊室(叙州区叙州大道普和东路16号) 咨询电话:0831-3506405 治疗师简介:余琴 乳腺甲状腺外科护师 擅长:淋巴水肿早期预防、淋巴水肿日常管理、淋巴水肿各期综合消肿治疗手法、淋巴水肿功能锻炼。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一路飙升,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肿瘤及功能亢进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患者术前往往因不了解而产生焦虑。到底该不该切?会不会损伤声带?脖子留不留疤?切除后是否要终身服药?影不影响寿命?本文梳理朋友们关心的几大问题,和大家一起聊聊,甲状腺手术的那些事儿~ 提问一:甲状腺手术是否真的有必要做?会不会白挨一刀? 甲状腺结节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疗。对于良性的结节,一般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和良恶性没有关系,但结节过大,也会造成一些影响。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的良性结节,要考虑手术切除或者消融治疗。 1.甲状腺结节过大,影响美观,可考虑手术处理。 2.出现压迫症状。甲状腺位于气管前方,且周围布满了神经血管,当结节过大,就有可能压迫气管、神经,出现憋气、声音嘶哑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处理。 3.超声检查提示高功能腺瘤或恶性结节,或患者担心结节发生癌变、心理负担重的,也是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的。 提问二:术后会声音嘶哑吗?损伤能恢复吗? 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大部分是因喉返神经术中牵拉或损伤所致。 但不用过度担忧,目前,我院使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实时监控神经信号,精准保护喉返神经功能,在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作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极低。因此,大多数患者术后不会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问题。 若术后出现声音异常,可能是因神经暂时性水肿或压迫引起。多数患者3-6个月可自行恢复,辅以营养神经药物及发声训练可加速康复。 提问三:颈部疤痕会很明显吗? 传统的开放式甲状腺外科切除术后,疤痕在颈前下方形成一个横切的圆弧,手术后半年到一年后疤痕会渐渐变淡。 如果是在意疤痕或者有明显疤痕体质的人,在手术适应症适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由胸部、腋下、锁骨下、口腔等部位进行的甲状腺腔镜手术,术后不留疤痕。 提问四:切除甲状腺后需要终身吃药吗? 全切患者:需终身服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生理功能并抑制肿瘤复发(甲状腺癌患者); 部分切除患者:剩余甲状腺可代偿者无需服药,但需每3-6个月监测TSH水平; 大家都担心终身服药是否会有药物依赖及副作用,左旋甲状腺素与人体自然分泌的激素结构一致,正确剂量下无肝肾毒性,妊娠期也可安全使用。 提问五:甲状腺切除后会影响寿命吗? 甲状腺癌手术后对寿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甲癌的分型和早期的发现与规范治疗。 90%以上的甲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早期经过规范的治疗后预后良好,生存期与正常人无异;而中晚期或未分化癌患者则需要更多辅助治疗来控制病情。温馨提醒:通过定期体检和B超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甲状腺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甲状腺肿瘤 总体预后较好 可是在做完手术之后 却发现,声音居然嘶哑了 这是许多甲状腺手术患者担忧的问题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一路飙升,甲状腺外科手术需求增加,但喉返神经损伤导致的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并发症,仍让不少患者陷入两难:不手术,疾病可能进展;做手术,又怕“伤嗓子”。 甲状腺位置特殊,周围毗邻较多重要、精细的解剖结构(气管,食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两侧紧贴控制声带运动的喉返神经和调节音调的喉上神经,这些神经细如发丝,却承担着发声重任。 做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大部分是喉返神经受损所致。 传统手术中,即便医生肉眼确认神经结构完整,仍可能因牵拉、热损伤等导致“看不见的内伤”,造成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甚至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术中神经监测技术 实时监控神经信号,保护喉返神经功能 1.术前“画地图”将微型电极贴在声带肌肉上,建立神经信号监测系统。 2.术中“听警报”医生操作时,仪器实时显示神经电信号波形和数值。一旦器械靠近神经或出现牵拉,系统立即发出“滴滴”警报声,如同车载雷达提示障碍物。 3.术后“验功能”手术结束时再次检测神经信号,确保神经传导功能完好,避免“表面完整、内里损伤”的隐患。 哪些甲状腺手术需要用到术中神经监测技术? 1.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 2. 甲状腺双侧腺叶切除术 3. 甲状腺巨大肿瘤导致解剖结构改变的甲状腺切除术 4. 手术后复发,再次开刀的甲状腺手术 5. 对声音要求高的职业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手术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已常规开展该技术,有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者可到我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专科门诊。 坐诊地点:西区总院、文星院区周一至周日均开设门诊
常喝豆浆会得乳腺癌吗? 一般情况下,豆浆喝多了不会得乳腺癌。 豆浆是一种传统食品,是用黄豆、黑豆等大豆制成的浆状食品。富含蛋白质、钙、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豆浆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虽然与人体内的雌激素相似,但其作用相对较弱,而且豆浆中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并不高,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影响。 豆浆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疾病。研究表明,豆浆中的异黄酮类物质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 因此,适量饮用豆浆是有益的,也要注意个人体质和饮食习惯,不要过量饮用。 真正可能诱发乳腺癌的 5大主要因素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这五大因素要注意。 1.吸烟 长期吸烟不仅是导致肺癌的元凶,也显著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干扰体内激素平衡,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2.过量饮酒 饮酒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它会提高患乳腺癌的概率。酒精能够影响雌激素的代谢,进而促进乳腺细胞的异常增殖。 3.肥胖与缺乏运动 肥胖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肥胖更是显著增加了乳腺癌的风险。而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进一步加剧了患病风险。 4.情绪差、压力大 长期生活在高压、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严重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都是这些负面情绪滋生的温床。 5.高风险人群 除了上述生活习惯因素外,如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的人群、乳腺组织有过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病史者、年轻时接受过胸部放疗者,以及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人群。 综上所述,要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除了关注遗传因素外,更应积极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同时定期进行乳腺健康检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生简介 朱丽华 副主任医师 乳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 (主持工作) 擅长:早期乳癌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术,腔镜辅助男性乳房发育腺体切除术、乳癌术后即刻或延期即刻假体重建,乳腺癌保乳整形、乳腺癌常规保乳术,微创旋切术,乳头溢液乳管内窥镜检查,非哺乳期乳腺炎综合治疗,乳癌术后淋巴水肿CDT治疗,乳腺癌术前、术后规范化疗、靶向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常规甲癌根治术、原发性甲亢及继发性甲亢手术、原发性甲旁亢及继发性甲旁亢手术、甲状腺肿瘤微波消融术。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文星街65号) 黄 颢 主治医师 乳腺甲状腺外科 硕士研究生 擅长:乳房假体/自体皮瓣重建手术、乳腺癌保乳整形及常规保乳术、改良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手术及乳腺癌术前、术后的规范化全身诊疗,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治手术、腔镜甲状腺肿瘤手术等。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全天(文星街65号) 乳腺甲状腺外科 地址:文星街院区(文星街65号) 咨询电话:0831-8219739
甲状腺结节是啥?为啥中招的人越来越多? 甲状腺长在脖子中间,形似蝴蝶。 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腺体,它就像一个微型工厂,每个甲状腺细胞就像厂房,负责“生产”甲状腺激素,再运送到身体各个角落,维持体温、合成蛋白质、分解脂肪等。 而甲状腺结节,相当于这个“工厂”里的“违章建筑”——甲状腺里长了肿块。甲状腺结节在中国成人中的超声检出率高达20%-76%,即大约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甲状腺结节。可能很多人想问:为啥有结节的人变多了?这一高检出率除了患病人数增加外,健康体检的普及和检查技术的提升,使得更多微小的结节得以被发现。 甲状腺结节一定会癌变吗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超90%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8%-16%是恶性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甲状腺周围吡邻着重要的结构:喉,气管,食管,大血管,神经等,一旦延误,就需要做创伤较大的手术。重视筛查才是硬道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记住这3点,啥癌都要退避三舍。 体检报告咋看?这2种情况务必重视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没有症状,基本都是体检时发现的。如果真的查出甲状腺结节,先别慌。最重要的事就一件:摸清楚它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问题来了:拿到报告咋看? 来,找这个关键词: “TI-RADS分级”字样。 它是超声医生根据结节形态学描述(主要有:包膜完整性,边界清晰否,纵横比,内部钙化等),进行主观评分从而评级得出的,TI-RADS分级1、2类为最轻。 第一种需重视的情况: TI-RADS分级为第三类,3-6个月需复查,如结节明显增大,则需要到甲状腺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第二种需重视的情况: TI-RADS分级为4类以上的,恶性概率依次递增(如果体检报告上是4类和5类,一定要重视,赶紧找甲状腺专科医生复查评估)。 如果经医生评估,疑似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是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必要时要做甲状腺穿刺确诊,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医生简介 朱丽华 副主任医师 乳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 (主持工作) 擅长: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常规甲癌根治术、原发性甲亢及继发性甲亢手术、原发性甲旁亢及继发性甲旁亢手术、甲状腺肿瘤微波消融术。早期乳癌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术,腔镜辅助男性乳房发育腺体切除术、乳癌术后即刻或延期即刻假体重建,乳腺癌保乳整形、乳腺癌常规保乳术,微创旋切术,乳头溢液乳管内窥镜检查,非哺乳期乳腺炎综合治疗,乳癌术后淋巴水肿CDT治疗,乳腺癌术前、术后规范化疗、靶向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文星街65号) 黄 颢 主治医师 乳腺甲状腺外科 硕士研究生 擅长: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治手术、腔镜甲状腺肿瘤手术、乳房假体/自体皮瓣重建手术、乳腺癌保乳整形及常规保乳术、改良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手术及乳腺癌术前、术后的规范化全身诊疗等。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全天(文星街65号) 乳腺甲状腺外科 地址:文星街院区(文星街65号) 咨询电话:0831-8219739
一、什么是男性乳房发育(GM)? 正常男性乳腺组织仅有不发育的乳腺管及少量结缔组织,乳头小、乳晕呈褐色或浅褐色,外表平坦。如果男性乳房出现异常发育,即称为男性乳房发育(Gynecomastia, GM或GYN),男性乳房发育是一种良性的乳腺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肿胀。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常见于婴幼儿期、青春期和中老年期。 二、GM的病因及分类 1.生理性GM:在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中老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部分男性会出现短暂的乳房发育。这类GM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会随着激素水平的正常化而消退。 2.病理性GM:由疾病引起的乳房增大,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乳房变化。 3.药物性GM:某些药物如抗雄激素药、雌激素拮抗剂等会导致乳房发育。停药后,多数情况下乳房会逐渐恢复正常。 4.特发性GM:无明显病因可查的GM,占所有病例的大部分。这类GM患者需定期复查,排除潜在内分泌问题。 三、诊断与检查 对于疑似GM的患者,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乳房的大小、形态、压痛情况等。影像学检查如B超、X线摄影和MRI可以帮助确定乳腺组织的分布和密度,进一步指导临床分级和分型。实验室检测则包括激素水平测定和必要的生化检查,以排除内分泌疾病的可能性。 四、治疗方法 1.观察与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且无症状的GM,可以选择观察和药物治疗。能找到病因的GM,应首先去除病因,在排除病理性GM的情况下,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如他莫昔芬等缓解乳房疼痛。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无法完全治愈。 2.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GM患者,尤其是影响生活质量者,手术治疗是有效的解决方案。手术方法多样,包括腔镜辅助切除术和传统小切口腺体切除术等。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决定。术后并发症较少见,但仍需注意皮肤冗余和瘢痕形成等问题。 3.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GM与肝气郁结、肾气亏虚等因素有关。可采用疏肝理气、温肾壮阳等中药内服及外治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五、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食物;适量运动,维持正常体重;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紊乱的药物。 2.定期体检: 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通过以上科普知识的传播,希望广大男性朋友能够更加了解男性乳房发育这一常见问题,科学应对,维护自身健康。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乳甲外科针对男性乳房发育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如有疑虑或症状持续加重,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2024年7月20日,由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办的市级继教会议“2024 CSCO BC指南解读会: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于宜宾市隆重召开。四川省肿瘤医院王浩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于淼教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黎君彦教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朱丽华教授以及来自宜宾市七县三区的约100名医疗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研讨班的学习。 会议由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朱丽华主持,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于淼教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黎君彦教授进行授课,同时邀请到高县人民医院江承云教授、长宁县人民医院王伦军教授、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甘文彬教授、高县妇幼保健院刘休教授、高县第二人民医院王兵教授、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何安彬教授、江安县中医医院李国武教授、筠连县人民医院张宇教授、高县中医院吴博教授等参与会议主持与讨论。会议开始前由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郭伟昌教授致辞,他首先对会议讲者表示感谢,对参加研讨班学习的各医疗机构领导及医务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此次培训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最新专业指南的解读,同时结合临床相关经验,强化医务工作者对相关知识要点的更新及掌握,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他希望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宝贵的观点和经验,并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与各位专家同仁一起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拓展思路,共同推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的发展。 接下来正式进入“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的学习,本次培训内容丰富,范围广,主要包括:早期乳腺癌更新要点解读、晚期乳腺癌更新要点解读、乳癌病例汇报及讨论、OPS技术-下象限术式选择、乳癌手术视频分享及技术要点讲解等。四川省肿瘤医院于淼老师对2024年CSCO BC早期乳腺癌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与梳理,对HR+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等进行了阐述。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黄颢老师对本年度CSCO BC指南的晚期乳腺癌部分进行了要点解读,对临床可及的新药及疗效进行了讲解,从而提高临床决策的有效性。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叶钦老师对一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病例进行了汇报,现场老师对该患者的治疗流程及后续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黎君彦老师对OPS技术-下象限术式选择进行了专题讲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乳腺肿瘤整形与美学修复的理论与技术提升。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朱丽华老师对乳癌切除及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进行了手术视频演示及讲解,对该术式涉及的手术技巧进行了重点学习。各位老师均介绍了相关实践案例供大家学习,让各位专科医务人员对乳癌指南的更新情况、乳癌保乳整形最优术式的选择、乳癌手术的实用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 会议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得分80分以上的占90%,满意度100%。此次会议,让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对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及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更重要的是,此次会议增加了各相关医疗单位之间的联系,使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宜宾市周边县域地区诊疗质量的同质化,提高了我市相关医务工作者对乳腺癌的整体医学诊疗水平。
近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成功实施了“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II-V区)+右侧颈内静脉修补术”,标志着对于手术难度大的甲状腺肿瘤治疗水平在宜宾迈上新台阶。 数月前,患者张女士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伴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已有两个月,且肿瘤负荷较大,双侧淋巴结转移。张女士在多个医院就诊后,最终选择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朱丽华副主任医师和黄颢主治医师经过详尽缜密地讨论和全面评估后,决定进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II-V区)+右侧颈内静脉修补术”。 黄颢医师介绍,术中见患者肿瘤侵犯表面带状肌,侵犯包绕右侧喉返神经,双侧中央区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一个位于头臂干动脉上方往胸骨后生长,与头臂干动脉邻近,侵犯胸腺;右侧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有较大淋巴结侵犯颈内静脉壁。由于颈部血管多且解剖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决定将患者右侧侵犯的静脉壁切除,并采用6-0血管缝线行右侧颈内静脉修补术,同时,因患者肿瘤已侵犯多个器官,最终将肿瘤和淋巴结完整切除,达到临床根治手术效果。 甲状腺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是一种进展较慢的实体肿瘤,因恶性程度较低,生长扩散缓慢且治愈率高,常被称为“幸福癌”,但其危险性却不容忽视,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面对情况复杂、手术难度大的甲状腺癌可独立完成,同时,专家团队将始终秉承甲状腺癌肿的规范化治疗原则,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大家其实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乳腺癌的可能,请大家在做完体检以后,如果有乳腺结节,在彩超上报告上会有一个乳腺结节BI-RADS的分类。 3类的结节大概率是一种良性的肿块;4类及以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恶性概率,中国抗癌协会指南的建议是做活检。如果体检发现乳腺结节,需要到乳腺专科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结节的性质,以便及早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率。
“大眼睛” 也有烦恼 在现代人的审美中,很多人都喜欢大眼睛。但前几天,眼科门诊来了一位被“大眼睛”困扰的姑娘。姑娘姓王,22岁,最近3个月发现眼睛变大了。本来一开始她还挺高兴,但慢慢地,她发现自己的眼睛越来越大,瞪得像铜铃。而且,她早上照镜子,发现自己的上下眼白都露出来了,眼睛红,眼皮也肿。 于是医生给她做了甲状腺功能检查,发现小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医生进一步让她做了眼眶CT,符合甲状腺眼病的诊断。 甲亢为啥会引起甲状腺眼病?这种病能治好吗? 真的是眼睛变大吗 甲状腺眼病是最常见的眼眶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眼球外突。 除了眼球会突出来,患者的上下眼白也常常会露出来。正常人的上眼皮一般会遮住一点黑眼珠,下眼皮刚刚在黑眼珠下方边上,上下眼白是不会露出来的。但甲状腺眼病患者的上眼皮往上移,下眼皮往下移,看上去很像在瞪眼。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有眼皮肿、睁不开眼睛、眼睛红、流眼泪、怕见光、两个黑眼珠不能同时看向正前方、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甚至眼球转不动等症状。 甲状腺眼病患者的眼睛虽然变大了,却并不美观,患者也很痛苦。所以有人说,甲状腺眼病是一种“毁容病”。 甲亢患者一定会突眼吗 甲状腺眼病和甲亢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机体自己会攻击自身正常的细胞,简单说就是细胞间起了“内讧”。而攻击的“武器”就是一些致病性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不仅能识别甲状腺组织引发甲状腺疾病,还会跑到眼球后面的眼眶,导致眼球后方的组织增生水肿。当眼球后方的眼眶容纳不下后,就只能把眼球往前面推,于是出现了“大眼睛”的症状。 而甲状腺眼病的别名是甲亢突眼,顾名思义,跟甲亢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所有甲亢患者都会患甲亢突眼。在甲状腺眼病患者中,大约40%发生在甲亢之后,40%的患者其眼病与甲亢同时出现,还有约20%的患者其眼病先于甲亢出现。除此之外,一些得了甲状腺眼病的人,也可能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甚至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 哪些人群更高发 甲状腺眼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而且病情的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 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忽高忽低,会增加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吸烟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不仅可以增加甲状腺眼病的发病率,还会加重病情,每天吸烟的量和眼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相关。还有一些高胆固醇血症、缺硒或维生素D的朋友,甲状腺眼病的发病率也会更高。 多学科会诊有必要 严重的甲状腺眼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另外,还可能因为眼睑退缩、眼球突出、角膜长期暴露在外面,引起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所以,甲状腺眼病患者要积极治疗。 如果甲状腺疾病患者出现眼部不适,如眼睛大、眼睛红等,要尽快到眼科就诊。如果甲状腺眼病患者同时有甲亢,就需要看内分泌科,以便更好地控制甲状腺功能,有时还需要普外科、核医学科的医生共同诊治。因此,推荐患者到设立了甲状腺眼病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的医院就诊,有助于制定系统全面的治疗方案。 另外,也要注意,甲状腺眼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一些患者会因为容貌的改变影响日常社交和生活,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所以,如果您是甲状腺眼病患者的家属,要在生活中多关爱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和监护。 甲状腺眼病能治好吗 不同的甲状腺眼病患者症状表现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同。目前,甲状腺眼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基本策略是在内分泌科医生的帮助下尽快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并保持稳定。 如果患者是刚开始发病,眼部症状还不明显,经医生评估后,通常定期随访就可以了;如果突然出现病情进展,就需要立即复诊。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甲状腺功能稳定,并按照上述提到的生活建议去养成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 如果患者眼睛红、流泪等眼部症状很明显,可以先进行激素、靶向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比较严重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采用眼眶局部放射治疗。 如果患者的症状已经基本稳定了,主要是眼睛大、上下眼白露出很多,影响外观和生活质量,或者视力下降严重,抑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案都不管用,就需要手术治疗了。医生一般先做眼眶减压手术,如果有需要,再做斜视矫正手术和眼睑矫正手术,综合改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突眼已经存在很久了,在早期并没有及时治疗,那么眼眶内的组织就会逐渐产生不可逆的增生和纤维化,想让眼球回退只能靠手术了。 经过医生的治疗后,小王的突眼症状减轻了很多,不再有瞪着别人看的感觉了。她这才明白,原来一味追求“大眼睛”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得了甲状腺眼病。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容貌,还可能威胁视力。
锻炼的好处 1、锻炼本身增强体质、增强抗病力; 2、身体运动能够促使大脑兴奋、心理健康,高水平的锻炼本身就强调身心合一,更加有利心理健康; 3、持之以恒的锻炼使人的生活很有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4、通过锻炼获得人际交往,从中获得信息、友谊和支持,使患者觉得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和大家一起对抗癌魔。 锻炼方法分为三个阶梯: 1第一阶梯: 外在肢体的锻炼以走步、健身操为主,应作为患者的辅助锻炼方法,要注意的是身心要放松、同时尽量不要心神散漫。 2第二阶梯: 内在气血的锻炼以具有战斗精神的太极拳、郭林气功及瑜伽为主,应作为患者得癌初期的主要锻炼方法,实现奋力抗击癌魔的目的。每日必须锻炼,体会气血畅通、内脏强健的感觉。 3第三阶梯: 身心合一的锻炼当我想到有的锻炼太极、气功几十年的师傅也会得癌的情况,想到有的癌症患者锻炼太极拳和气功也没用的情况后,使我意识到应该有一个比以上两阶梯更高层次的锻炼方法,要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观、社会观、大健康观融入到具体的锻炼中去,将癌症心理学的认识融入到锻炼中去。 无论锻炼方法有多么好,锻炼时的状态有多么好,思想中有诸多烦恼和压抑无法释怀。锻炼结束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适合得癌的身心状态,就会大大抵消锻炼的效果。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尤为关键。 保持良好心态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乳腺癌的生存率迅速提升,我们已经逐渐走出了“谈癌色变”年代。而且乳腺癌的预后要显著好于其他大部分肿瘤,有许多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因此不必过分紧张。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拥抱生活,有助于更好地恢复。 注重精神健康 当然,我们充分理解患者生病后会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当您觉得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您的生活时,请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通过一些心理疏导或是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抑郁或焦虑的症状,改善生活的质量。 保持健康体重 体重过重或过轻都不利于乳腺癌患者康复。研究显示:超重、肥胖以及短时间体重增长过快是乳腺癌复发的转移的高危因素;而体重过轻又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功能。理想的体重需要将BMI控制在18.5到23.9kg/平方米之间。(BMI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身高(m)。如:60公斤,身高1.74米,即BMI=60/1.74*1.74 =19.8) 对于肥胖和超重的患者,减轻体重建议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两者结合的方式;对于体重过轻的患者,同样需要通过合理的膳食与运动将体重逐步增加到合理范围之内,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规律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研究表明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改善乳腺癌的预后,并减少其他慢性病的风险。体力活动按活动强度分为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体力活动3类: 1.低强度体力活动:一般日常生活活动如购物,做饭,洗衣等,都是低强度体力活动,一般不会增加心跳或出汗; 2.中强度体力活动:心跳,呼吸比平时加快,出汗,如快走(≥3英里/小时),跳舞,骑马,割草,瑜伽,高尔夫,工作相关的走路,举高,太极拳,乒乓球,网球双打,骑自行车( 3.高强度体力活动:心跳更快,呼吸困难,出汗更多,如竞走,跳绳,跑步,快骑自行车(>10英里/小时),足球,山坡滑雪,重体力劳动(如伐木,建筑),打篮球,网球单打,来回游泳,背包旅行。 低强度体力活动对肿瘤的作用未经证实,多为日常生活基本体力活动。推荐肿瘤患者每周至少 5 次中强度至高强度体力活动,每次30~60分钟。具体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环境条件综合选择,对80岁以下可以正常活动的患者来说,每周至少1次30分钟以上的中强度体力活动是最低要求。 合理营养饮食 乳腺癌患者应保持一个均衡的膳食,膳食结构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多摄入谷物类(粗细搭配)和蔬菜水果类(每天至少五种蔬果)。如有吞咽困难可将蔬果榨汁食用;适量摄入动物源性的食物,如禽畜肉、水产品和蛋类,其中以白肉(如禽肉和鱼肉等)为佳;适量摄入乳制品和大豆坚果类食物。 许多乳腺癌患者对食用豆制品有疑惑,事实上食用豆制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豆制品中富含的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烹饪方式上尽量少用煎、炸、烤的方式,过高温度的烹调会产生一定的致癌物质。 糖本身并不会提高肿瘤进展的风险,但是糖(包括蜂蜜、白糖、糖浆等,以及饮料中含有的糖)摄入过多会增加总体热量摄入,使体重增加,从而影响癌症预后。因此,糖的摄入需要适量。 注意食品安全 注意食品安全对肿瘤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放化疗期间,一些治疗会产生免疫抑制的效果,使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变得更差,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因此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避免感染,防止摄入有致病菌的食物。患者和家属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餐前要用肥皂彻底洗手; 2.处理食物时要洗手,保持干净卫生,蔬菜水果食用前先清洗; 3.肉类食品生熟分开,与生肉接触过的餐具和厨房用品必须清洗干净; 4.肉类和海鲜必须煮透,饮料(牛奶和果汁)需要巴氏消毒; 5.食物应储存在低温中(4℃以下)以防止细菌滋生; 6.在餐馆用餐时,不要选用可能富含细菌的食品如寿司以及半生不熟的鱼、肉、禽、蛋类; 7.不饮用生水,饮用烧开的水。 戒烟禁酒 烟草是全球导致肿瘤的最主要病因,烟草当中含有超过60种的致癌物质。吸烟的乳腺癌患者必须及早戒烟。中国的妇女吸烟比例虽然不高,但是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极高,而且即使吸烟者不在患者面前吸烟,烟草燃烧后产生的烟雾附着在衣物、墙壁、家具之上,也会对他人造成健康危害。因此,为了患者的健康,需要全家和社会共同创造无烟的环境。 虽然对一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而言提倡“戒烟限酒”,但是由于酒精是导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即使少量或偶尔饮酒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建议乳腺癌患者需要尽可能避免酒精摄入,做到“禁酒”而非“限酒”,以降低复发的可能。 谨慎使用保健品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一种保健品或膳食补充剂能够改善乳腺癌的预后。因此《指南》推荐尽量从膳食当中获得必要营养素。如果需要使用保健品,应与医务人员充分沟通,只有当医务人员确认缺乏某种营养素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补充,保证服用的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不会影响正常的治疗以及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患者禁止使用胎盘、哈士蟆、燕窝、蜂蜜等产品及其相关制品。 保持和谐性生活 许多采用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绝经期症状包括性欲低下、性交疼痛等。伴侣间亲密行为可以包括多种多样,触摸、爱抚、亲吻、做按摩等都可以增加情感和性愉悦。同时与伴侣间的增加性方面的沟通,可分享性幻想,鼓励伴侣在性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等。 作为患者的伴侣,在术后应给与她更多的体贴、呵护与鼓励,告诉她是如此的美丽、坚强、充满吸引力。乳腺癌患者的性生活应挑选自身状态较好的情况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在性生活过程中可增加前戏或采用润滑油缓解因干燥导致的性交疼痛。 定期随访 乳腺癌患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随访。随访频率一般为术后2年内每3个月一次,术后3-4年内每6个月一次,术后5年后每年随访1次,其频率可根据个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具体的随访内容包括:体检、血常规、肝肾功能、超声(包括乳腺、腋窝、腹部脏器、妇科检查等)、钼靶(每年1次)、胸片或胸部CT(每年1次)。无固定部位骨痛者,一般不建议做同位素骨扫描检查。肿瘤指标并不作为常规随访内容,但在疾病监测方面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相较男性来说,女性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有很多原因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将甲状腺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的人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种情况下患者没有甲状腺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婴儿出生后看起来也是正常的,需要进行甲状腺检查。2、饮食中缺乏重要营养素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硒和碘等营养素也可能导致甲减,因为这些营养物质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如果严重缺乏硒元素会阻止谷胱甘肽(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起作用,而谷胱甘肽负责抵抗炎症和氧化应激,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患甲状腺炎。3、药物治疗有许多药物会加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有些用于心脏病和癌症的药物可能会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4、怀孕在怀孕期间,妇女会产生大量的甲状腺激素。某些情况下会增加先兆子痫,早产和流产的机会。分娩后,甲状腺激素下降相当迅速,从而引起产后甲状腺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的症状会在12到18个月内消失。但是有时也会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5、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会减慢或完全阻止甲状腺激素的产生,从而极大地影响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 如何调整饮食更利于病情恢复 限制脂肪的摄取 稍微了解过甲减的人应该都清楚,患有甲减,患者的身体代谢会下降。血浆胆固醇会受影响,排除缓慢,引起血胆固醇的浓度上升。在患病期间,应该要限制高脂肪的食物摄取,以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在生活中,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蛋黄、奶油、油炸食品、肥肉等等食物。最好要减少或避免使用,尤其是在病情较重的时候,更要严格控制。 不要吃得太咸 很多甲减患者会出现“黏液性水肿”,而摄取过多的食盐会加重面部和全身水肿。所以在日常饮食中,甲减患者要适当的减少每天的盐量摄取,以免加重水肿情况。 少吃可致甲状腺肿的食物 甲减患者应该要少食用卷心菜、西兰花、花椰菜、萝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因为此类蔬菜含有硫氰酸盐,可以跟甲状腺细胞的碘泵结合,抑制甲状腺聚集点,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最终导致甲状腺肿大,所以甲减患者在平时最好不吃或少量进食,尤其不建议生吃。 高纤维素饮食 因为甲减患者多有肠胃蠕动较慢的问题,往往有腹胀、便秘的情况,最好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预防便秘。 供给足够的优质蛋白质 因为甲减患者的肠胃功能下降,对于蛋白质的吸收不良,患者可以适当在饮食中增加富含优质的蛋白质食材。例如常见的蛋类、乳类、肉类、鱼肉等。并要注意植物性蛋白质与动物性蛋白质的平衡互补,以期能维持人体蛋白质的平衡。 视具体病因决定是否补充碘 因为有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是由于过多的摄取碘导致的,所以甲减患者需不需要碘,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对于由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是不建议补碘甚至要控碘的,避免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升高。 并且,短时间内过量的摄碘也会引起甲状腺炎病情波动,使得病情不稳。甲减患者要不要补碘,在自己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应该要询问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考虑是否有补碘的需求。 除了饮食上选择上,甲减患者在平时,如果要进行重体力活动或者运动前,最好要及时补充食物,不要空腹进行活动。
大家其实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乳腺癌的可能,请大家在做完体检以后,如果有乳腺结节的话,在彩超上报告上,会有一个乳腺结节BI-RADS的分类。3类的结节一般百分之九十八是一种良性的肿块;4类及以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恶性概率,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南是建议做活检的,需要到乳腺专科进一步做检查,明确结节的性质,以便及早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率。
医生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时,患者表示不接受颈部开刀治疗,即使是腔镜美容手术也不接受,要求做消融治疗。经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颈部没有疤痕,也没有出现颈部手术后的不适感。 什么是甲状腺消融治疗? 微创消融治疗的优势? 03 具体是适合做微创消融,还是手术治疗,请到正规医院乳腺甲状腺专科评估后确定诊疗方案。 甲状腺疾病如何筛查 甲状腺结节不等同于甲状腺癌,临床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中有80%都是良性的病变,暂不需手术和药物干预,只需定期接受医学观察。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