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

  • 浅谈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的炎症、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健康的关节组织视为敌人,发起攻击,导致关节滑膜炎症、软骨和骨骼破坏。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女性最为常见。类风湿关节炎不仅影响关节,还可能引发心血管、肺、肾等内脏器官的并发症。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疾病进展、防止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控制疾病进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康复训练等,可辅助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手术治疗:对于关节严重畸形、功能丧失的患者,可考虑关节置换术或滑膜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改善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 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在于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疾病侵袭。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的诱发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保持心情愉悦,减轻心理压力。

    2025.02.20
  • 宜宾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专委会和骨质疏松学组2024年学术年会 暨宜宾市风湿免疫性疾病与骨质疏松诊治培训班

    2024年12月13日下午,宜宾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专委会,在皇冠假日酒店,举行了换届选举工作。 首先宜宾市医学会秘书长,刘智勇教授,主持了宜宾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专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随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江涛教授,进行了宜宾市风湿免疫质控中心2024年工作会议。最后进行了质控中心培训会,即骨质疏松诊治培训班。 12月14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举行市级继教项目:宜宾市风湿免疫医疗质控中心培训会、宜宾市风湿免疫性疾病与骨质疏松诊治培训班及学术年会。学术讲座邀请北大、厦大、川大等知名学府附属医院的20多位大咖进行授课。四川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杨南萍和谢其冰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谢其冰博士讲授《CAR-T治疗与风湿免疫病:现状与挑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源博士讲授《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桂秀博士讲授《从达标治疗谈脊柱关节炎诊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尹耕讲授《SLE妊娠患者治疗优选》、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袁国华教授讲授《风湿病用药的安全管理》等17位进行了精彩的授课。 学术讨论环节,对风湿免疫疾病基层医院的诊治难点,进行了激烈讨论。此次会议干货满满,实用性强,为参会人员搭建了交流平台,提升学科建设,推动多学科管理规范化,促进宜宾市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

    2024.12.15
  •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2024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义诊及健康讲座系列活动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为“管体重、强骨骼”。 活动一:义诊 时间:2024年10月17日(周四)9:00 地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文星街65号(门诊大厅外) 义诊人员: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江涛副院长, 肖岚,风湿免疫科副主任 活动二:健康讲座 时间:2024年10月17日(周四)16:00 地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总院住院部15楼 风湿免疫科病房(宜宾市叙州区叙州大道普和东路16号) 活动流程: 16:00—16:30 隐形的骨折杀手---骨质酥松(邓超主治医师) 16:30 —17:00骨质酥松药物治疗(李明涵主治医师) 不能到现场的小伙伴儿也不用担心。通过微信平台我们为大家提供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 参与方式:微信识别二维码进入风湿免疫科骨质疏松群 专家简介: 李江涛(博士)副院长风湿免疫科首任科主任 华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宜宾名医,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药物临床试验医疗机构主任,风湿免疫专业PI。从事风湿免疫科专业20余年,对风湿免疫科理论及技术操作有着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对风湿免疫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肖岚风湿免疫科副主任 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第二届罕见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宜宾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宜宾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组组员兼秘书,GCP基地风湿免疫科SUBI长期从事风湿科临床工作,擅长风湿类疾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肺动脉高压、白塞病、血管炎、皮肌炎等疑难疾病的诊治,参与临床治疗与科研。

    2024.10.16
  •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搬迁公告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总院已正式运行,我科将搬至新院区,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门诊: 文星街门诊不搬,正常诊疗;新院区增设一个门诊 地址:文星街门诊:门诊4楼 新院区门诊:门诊二楼 西区总院已于2024年9月26日开诊 二、风湿免疫科住院部已全部搬迁至西区总院住院部15楼  搬迁时间:2024年10月28日整体搬迁,运营中 三、西区总院区地址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总院)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叙州大道普和东路16号 四、公交车路线 市民可乘坐:K11路、26路、42路、11路,在市一医院总院公交站下车后步行即可到达 24小时值班电话:152 9818 3831

    2024.09.27
  •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夏秋交替之际的科普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夏秋交替之际,暑去秋来,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既是一个可以稍感舒适的季节,也可能隐藏着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夏秋交替之际里如何更好地管理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一、夏秋交替之际病情特点 在这个暑去秋来的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血液循环相对改善,关节疼痛和僵硬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情已经痊愈,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二、夏秋交替之际的防护要点 (一)注意防暑降温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气温较高的时段外出活动,以防中暑和过度疲劳。 2.合理使用空调 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定在26 - 28℃为宜,避免风口直接对着身体吹,尤其是关节部位,以免导致关节受寒,加重病情。 (二)饮食与水分补充 1.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的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控制冷饮摄入 虽然天气炎热,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尽量控制冷饮的摄入,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3.充足水分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关节滑膜的营养供应,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应少量多次饮用。 (三)关节保护 1.避免贪凉 不要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也不要直接睡在凉席上,可在凉席上铺上薄被。 2.适度运动 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维持关节的灵活性,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关节损伤。 3.穿戴合适 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和鞋袜,保护关节免受阳光直射和外伤。 三、药物治疗与复查 1.遵医嘱用药 即使天气炎热症状有所缓解,也不可擅自减少药量或停药,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2.定期复查 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夏秋交替的时候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调养身体的好时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合理的防护、科学的饮食和运动,以及规范的治疗,相信每一位患者都能在暑去秋来的季节里保持良好的状态,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4.08.16
  • ·风湿免疫病患者怎样自我保护?

    1.保持温暖 在寒冷的季节中,穿暖和的衣物,特别是覆盖头部、手部和脚部。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可以使用暖气或暖风设备。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要贪恋空调、冷饮。 2.定期锻炼 适量的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和关节的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游泳等。在锻炼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过度疲劳。 3.均衡饮食 保持健康饮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的摄入,同时减少盐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4.管理压力 压力可能导致风湿免疫病症状的加重。练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5.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足够的睡眠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很重要。 6.接种疫苗 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接种适当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等,以避免感染并减轻风湿免疫病的症状。 7.注意药物使用 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和其他相关药物。不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遵守医生的处方和咨询。

    2024.07.18
  • ·风湿免疫科主题党日活动

    5月25日下午,风湿免疫科联合内科党支部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顶着炎炎夏日,组织党员参观南溪朱德旧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让全体党员深入了解朱德同志的革命历程,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家学习的热情正如炎炎烈日,阻挡不了。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南溪区的朱德旧居陈列馆,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同志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介绍,观看了展厅内的多媒体展示,深入了解朱德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此次参观活动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和思想教育。通过此次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也更加坚定了信仰,明确了方向。我们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推动单位事业的发展。

    2024.05.28
  • ·【义诊预告】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于5月20日开展“国际临床试验日”义诊活动

    5月20日是第20个国际临床试验日,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临床试验,参与临床试验,从临床试验中获益,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将开展“520国际临床试验日”义诊活动。 一、义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肿瘤科 二、义诊时间 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8:30-10:30 三、义诊地点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文星街院区门诊大楼前 四、义诊内容 1、为患者义诊,介绍在研临床试验项目 2、临床试验科普宣传 五、部分在研项目 (一)风湿免疫科项目: (在研)ABP-671 片(痛风间歇期) (在研)重组抗白介素1-β(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在研)重组抗白介素1-β(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预防中国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在研)608注射液(成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 (在研)608注射液(活动性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在研)AR882胶囊(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待研)Hemay005片(白塞病) (二)肿瘤科项目: (在研)HB0025 注射液(晚期子宫内膜癌) (在研)XNW27011(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 (待研)PD-1单克隆抗体替雷利珠单抗(既往经治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 六、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3408311617 机构邮箱:ybyyygcp@163.com 地址: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7号楼2楼

    2024.05.17
  • ·汇你我力量,点希望之光 健康义诊暖人心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联合肿瘤科进行义诊

    5月10日是世界狼疮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在文星街院区(文星街65号)门诊大楼前,举行义诊活动由李江涛副院长、袁志平副院长、风湿科副主任肖岚、住院医师李贞和蓝晶莹、护士长温永霞等共同参与义诊。义诊活动上,李江涛副院长带领风湿科医生们为群众解答了群众们存在的主要症状的处理方法及就诊途径。提高了群众们正确的就医和用药理念。 在义诊现场,风湿免疫科的医务人员为群众们量血压、心率,并详细询问居民们的身体状况,耐心细致的检查、分析病情,讲解疾病的注意事项,认真解答居民们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及愈后疑难问题,使群众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整个义诊现场,前来义诊的群众络绎不绝。整个义诊现场火热而有秩序,据统计,本次义诊活动共接待就诊群众50余人次,免费测量血压50余人次,充分展现了一医院医护人员崇高的奉献精神。此次义诊活动深受社区群众们的欢迎,也强化了群众们的卫生保健意识。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我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心愿。 此次义诊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进一步拉近了医院与社区群众的距离。科室今后将继续以健康讲座、志愿活动等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

    2024.05.11
  • ·虾皮、骨头汤不补钙!真正的补钙方法在这里

    坐公交车颠了一下就骨折了 打个喷嚏还能把脊柱“震折” 这些都不是玩笑,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事儿,你的骨头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硬。 许多年轻人常常认为骨质疏松与自己无关,实际上关系大着呢! 人体的骨量在30-35岁达到高峰值,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流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均衡的膳食结构都会影响峰值骨量积累水平,加速骨量流失,导致骨质疏松越来越“年轻化”。 01 关于骨质疏松的这些谣言,别信! 1.喝骨头汤补钙 虽然骨头里钙含量丰富,但是钙大部分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很难溶解到汤中,想要用喝骨头汤来补钙,可能钙没补进去,反而摄入了过多的脂肪和嘌呤,影响身体健康。 2.吃虾皮补钙 虾皮中的钙很难被人体吸收,首先虾皮中所含的钙难以被人体分解,而且虾壳中含有壳聚糖,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人体很难大量摄取虾皮中的钙。 02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补钙? 18~50岁成人每日的钙摄入量应在800mg(元素钙),绝经妇女以及老年人的钙摄入量为1000-1200 mg,最高不超过2000 mg。我国营养调查显示我们每日食物摄入的元素钙约400 mg,还需补充400~800 mg左右的元素钙。 03 科学补钙、防止钙流失 同等重要 如何科学补钙? 1.饮食中多摄取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腐、鱼、坚果和绿色蔬菜; 2.确保充足睡眠,作息规律; 3.增加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 4.积极锻炼,增强骨骼健康; 5.调整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并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当日常饮食钙摄入不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按需选用适宜的钙片等补充剂,但补钙不能过量。过度的补钙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消化道反应、心血管事件风险等,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防止钙剂过量。 如果已患有骨质疏松,不能单纯只补钙,需要根据病情联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风湿免疫科 地址:文星街院区(文星街65号) 咨询电话:0831-2311375

    2024.04.01
  • ·指南共识 |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膳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当嘌呤代谢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与膳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长期摄入高能量食品、大量酒精或高果糖的饮料。肥胖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搭配膳食,减少高嘌呤膳食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定义与分期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 2 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晶体的沉淀和组织沉积为特征,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可引起关节炎、肾脏损害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等。 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患高尿酸血症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根据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和痛风的严重程度,将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具体分期为: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关节炎突然发作时期,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 ➤ 痛风间歇期(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间的阶段); ➤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关节持续疼痛,血尿酸水平持续波动,可伴有痛风石出现)。 食养原则和建议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无论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人群,均应在食物多样、均衡营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 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 12 种,每周不少于 25 种。合理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 食物中的嘌呤可经过人体代谢生成尿酸。过高的嘌呤摄入增加尿酸产生,易引起高尿酸血症。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尿酸的水平及减少痛风的发生。不同食材嘌呤含量和吸收利用率不同,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要科学选择食材,以低嘌呤膳食为主,严格控制膳食中嘌呤含量。 ● 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应尽量避免选择。 ● 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 ● 虽然大豆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 ● 宜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每天全谷物食物不低于主食量的 30%,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 25~30g。 另外,每个个体对食物的反应程度不同,有痛风发作病史的人群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要尽量避免食用既往诱发痛风发作的食物。 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 新鲜蔬菜(如菊苣、鲜百合)、水果(如富含维生素 C 的樱桃、草莓等)、植物性饮料(如无糖咖啡、茶)和草本植物(如薏苡仁、益智仁)等通常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如生物碱类、酚酸、黄酮类、芪类及苷类等,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改善高尿酸血症,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 建议每天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 500g,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应当占一半以上。 ● 乳蛋白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鼓励每天摄入 300mL 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 ● 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 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 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 ● 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 200~350g。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 ●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 2000mL。 ● 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酒精还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 部分酒类还含有嘌呤,通常黄酒的嘌呤含量较高,其次是啤酒。白酒的嘌呤含量虽然低,但是白酒的酒精度数较高,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 因此,应限制饮酒,且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合理的食物烹饪和加工方式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 ● 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g,每天烹调油不超过 25~30g。 ● 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提倡肉类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 ● 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其嘌呤、盐分含量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不宜食用。 ● 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经常食用生冷食品如冰激凌、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同时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少吃生冷食品。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 ● 超重肥胖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在满足每天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同时,避免过度节食和减重速度过快,以每周减低 0.5~1.0kg 为宜,最终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 ● 对于超重肥胖人群每天可减少250~500kcal 的能量摄入,并通过运动消耗 250~500kcal的能量。 ● 18 岁至 64 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 18.5~23.9kg/m2,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为 20.0~26.9kg/m2。 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等,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 ● 运动强度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过量运动。 ● 有氧运动以每周 4~5 次、每次 30~60 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 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痛风性关节炎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痛风患者控制病情的必要条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习惯。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膳食习惯差异较大。沿海地区食材丰富,有长期食用海产品习惯,部分地区有以高嘌呤食材为主的煲汤习惯;内陆地区常吃畜禽肉和淡水鱼虾,蔬果类食物摄入相对较低;高原地区常吃青稞、酥油、牛羊肉,蔬菜水果及饮水量较少。膳食习惯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因时制宜,分季调理。 春季养肝 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以每天所需能量为基础摄入碳水化合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夏季暑热 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推荐吃丝瓜、冬瓜等,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畜肉,少吃生冷。 秋季暑气渐消 燥气当道,起居应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少吃鱼、虾、螃蟹,推荐吃莲子、莲藕、荸荠、百合等。 冬季温补 起居应早卧晚起,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膳食上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摄入。 此外,痛风性关节炎遇冷容易诱发,在气候冷热交替的秋冬、夏秋季节要注意保暖,夏季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2024.02.2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科室导航 医药代表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