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软骨、软骨下骨等组织。中医骨伤科在关节炎的诊疗与日常保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一、关节炎的症状与诊断 关节炎患者通常会感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早晨或长时间休息后尤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活动范围可能逐渐受限,甚至导致关节畸形。中医骨伤科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关节液分析以及X线检查等手段来诊断关节炎。 二、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关节炎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 中药治疗:通过内服和外用中药,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从而改善关节炎症状。常用的中药有桂枝、白芍、秦艽等。 针灸治疗: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中医骨伤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功能。这种方法对于缓解关节炎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三、日常保健与预防 除了积极治疗外,日常保健与预防也是关节炎患者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患者应保持合理的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关节;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
要想身体好,养生少不了 寒冬来临 一年一次“三九贴”走起 不仅可防寒保暖、预防疾病 对疾病的康复也是有好处的 什么是三九贴 “三九贴”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冬季数九寒天的时候, 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特定穴位上进行贴敷, 鼓舞人体的阳气,扶正祛邪, 防治疾病、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同时也能对“三伏贴”的效果进行巩固! 三九贴可防治的疾病 ●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类骨关节疼痛; ● 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泻; ● 小儿厌食、遗尿、容易感冒; ● 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 ● 亚健康状态。 三九贴的时间 预 贴:2024.12.12-2024.12.20 一九贴:2024.12.21-2024.12.29 二九贴:2024.12.30-2025.01.07 三九贴:2025.01.08-2025.01.16 不适合贴三九贴的人群 ●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 妊娠期妇女、2岁以内的小孩、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注意事项 贴敷时间成人不超过4个小时,儿童不超过2个小时。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 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此外,敷后时间不要自己延长,还应减少运动、 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 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皮肤科就医。 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注意保暖。 贴敷地址 地点:文星院区门诊三楼10诊室(中医骨伤科门诊) 或6号楼4楼中医骨伤科住院部治疗室。 咨询预约电话:0831-8240479 ;0831-2327109 上班时间 门诊: 周一至周六8:00--12:00,14:00--17:30 住院部: 周一至周日8:00--12:00,14:00--17:30
为进一步落实宜宾市2024年十大惠民行动及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的工作部署,2024年08月31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联合中医科到屏山县锦屏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了义诊、查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义诊活动中,来自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骨伤科的6名医护人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康复训练指导、血压测量、耳穴贴压等多项诊疗服务,并进行了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 随后还举行了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中西医结合发展、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浮针应用、半月板损伤查体与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肩关节疾病的手法治疗以及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等多个方面,为基层医疗人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大家还到锦屏镇中心卫生院交流指导,共同交流探讨了浮针、针刺、艾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随后的查房中,对疑难病例进行了讨论,并提供诊疗建议。 此次活动共培训了70余名来自锦屏镇及其周边乡镇的基层医护人员,旨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和健康宜宾建设,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的有效实施。
颈椎病,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其发病率高、影响广泛而备受关注。中医骨伤科在颈椎病的调理与日常养护方面,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方案。 一、颈椎病的成因与症状 颈椎病多因长期伏案工作、不良坐姿、颈部外伤等因素导致颈椎结构发生变化,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血管等,引发一系列症状。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甚至视力模糊、耳鸣等。中医骨伤科认为,颈椎病与气血不畅、经络受阻密切相关。 二、中医调理方法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穴位如风池、肩井、大椎等,能有效缓解颈部疼痛及上肢麻木。 推拿按摩:通过专业的推拿手法,如揉、按、推、拿等,可以放松颈部肌肉,缓解颈椎压力,调整颈椎生理曲度,促进颈椎康复。推拿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减轻疼痛。 中药治疗:中医骨伤科常采用内服外用的方式,利用中药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治疗颈椎病。如川芎、葛根、丹参等中药,既能缓解颈部疼痛,又能改善脑供血,减轻头晕等症状。 中药热敷:将含有中药成分的热敷包敷于颈部,利用温热效应促进药物渗透,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目的,对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有良好效果。 三、日常养护建议 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玩手机,每隔一段时间抬头望远,活动颈部,减轻颈椎负担。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应适中,既能支撑颈部,又能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造成颈椎不适。 适度锻炼:进行颈部保健操、瑜伽等运动,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 避免颈部受凉:寒冷刺激可加重颈椎病症状,因此应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 定期检查:对于长期伏案工作或存在颈椎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颈椎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