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科

  • 宜宾市一医院到高县沙河镇上古村开展义诊活动

    2024年11月14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党支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9名医护人员前往我院帮扶村——高县沙河镇上古村开展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针对常见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进行了诊治,耐心解答村民健康问题,并为50余名村民进行了血压、血糖测量,发放了80余份宣传资料,提供专业诊疗建议。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永春为村民诊治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张健为村民诊治   本次活动发挥了专科特色优势,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医学指导和服务,增强了村民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2024.11.21
  • 全科医生啥病都能看?详情......

    血糖高了找内分泌科 头晕了找神经内科 如果血糖又高头又晕 挂哪个科?   那就去  全科医学科   什么是全科医学科? 全科医学是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康复以及社会行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疾病。 简单来说,全科医学科就是帮助大家解决“反复挂号、不知挂什么科、挂错科室、多病共存等情况”带来的难题。 全科医生能看什么病? 全科医生并非无所不能、包治百病,主要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的诊断及长期管理,危重急症识别和转诊。 如果您有以下情况,可以首先选择到全科医学科就诊:  1.不明原因的不适:初诊患者或诊断未明,不知道就诊于哪个专科,可先经全科医生全面分析治疗,必要时再转至相应专科。  2.多病共存患者:涉及多系统疾病,需同时在几个专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病患者,为其提供全程式、一体化的综合诊治,避免患者辗转于各专科之间。  3.慢性病患者综合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等患者,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治疗。 4.需要院内分诊和双向转诊的患者。 5.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筛转诊而来的患者。  

    2025.03.15
  • 有一种痛叫“蛇缠腰”!预防带状疱疹,这种方法最靠谱!

    “医生,我身上的蛇缠腰好疼,受不了了。”作为一种感染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很多人或许都遇到过,被它折磨过的人,常被形容为瞬间老去,仿佛生命力一下子被抽走。 什么是带状疱疹? 很多人小时候得过水痘,水痘治好后,病毒不会被完全清除,他们悄悄潜伏在皮肤内部的神经节里,休养生息,岁月静好。当身体过度疲劳时,当生过一场大病时,再或者衰老时,免疫力下降,病毒敏锐地察觉到人体保护网的漏洞,就会再次活跃,引起带状疱疹。 有哪些症状表现? 带状疱疹发病起来,就是疼,并且沿着周围神经走向一片一片地长水疱。水疱经常长在胸背部、腰腹部,有些也长在头、脸、手、脚等。 疼痛难忍,像刀锯、火烧、针扎,很多患者无法进食,彻夜难眠。带状疱疹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大部分人一般2-3周也会痊愈。而经过专业治疗,更是可以稳定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痛苦。虽然可以自愈,但假如治疗不及时、不规范的话,遗留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还真的可能会让人痛不欲生! 这4类人群高发 50岁以上的人 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50岁以上人群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 免疫力差的人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也更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如肿瘤患者、感染HIV者等。 有慢性病的人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增加。 亚健康人群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得了带状疱疹,这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有关。 有2招可以预防 打疫苗 推荐年龄在50岁及以上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无论个体是否有水痘感染史或接种水痘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提高免疫力 适度运动锻炼,积极调整心态,保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瘦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 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尽快开始治疗,越早越好,带状疱疹发病前3天及时使用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神经损伤,可以大大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 如果感觉肋骨、腰背部、或者面部出现莫名灼痛或红斑,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5.01.29
  • 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10月24日早上,王伯伯在家人搀扶下缓缓步入医护办公室,他双手微微颤抖,将一封亲手书写的感谢信递到护士长手中,深情地说:“今天我出院了,在离开前,我必须亲自把这封感谢信交到你的手里。我82岁了,因慢阻肺长期住院,饱受病痛折磨,但此次在全科医学科的治疗期间,我的病痛得到了明显缓解,住院服务体验也特别好!真心感谢你们!”说完,王伯伯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书信虽短,真情绵长,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这封简短却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让我们深受感动。王伯伯不仅表达了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全科医学科医护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传递出对医护人员技术和服务的肯定,以及医患之间的尊重与信任。我们将以王伯伯的肯定为动力,继续秉承“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视病人如亲人”的工作作风,用一颗热诚而负责任的心去做好每一个细节,精进医术,提升服务质量,为守护百姓的生命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4.11.01
  • 心血管健康护理小贴士,让老年生活更精彩!

    在生命的长河中,心血管健康如同一艘坚固的船,承载着我们的身体航行过岁月的波涛。对于老年人而言,这份健康更是晚年幸福的基石。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更加明白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因此,本文将为您呈现一系列精心整理的心血管健康护理小贴士,旨在帮助老年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守护自己的心脏与血脉,让晚年的每一刻都充满活力与精彩! 一、守护心脏,从日常饮食开始 民以食为天,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更是关乎心血管健康的大事。守护心脏,首先要从日常饮食做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饮食调整,为心脏搭建一座坚固的“护城河”吧! 1. 五彩斑斓的蔬果盛宴 蔬菜和水果是心血管的“天然保镖”。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应该多吃各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如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菠菜等。每天至少要吃五份蔬果,让餐盘变得五彩斑斓,不仅养眼,更养心! 2. 优质蛋白质,心脏的动力源泉 蛋白质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营养素。老年人应该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瘦肉、豆类等。这些食物富含必需氨基酸和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心肌力量、改善心血管功能。同时,适量摄入蛋白质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心脏的负面影响。 3. 橄榄油,心脏的“润滑油”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摄入过多或摄入不健康的脂肪会对心血管造成损害。老年人应该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这些油脂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它们还有润滑作用,可以让心脏更加顺畅地工作。 4. 粗细搭配,全谷类食物不可少 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它们可以帮助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粗细搭配,适量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这样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保健作用,还能让心脏更加健康有力! 5. “甜蜜”的陷阱,糖分摄入要控制 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控制糖分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食品如糖果、蛋糕等。可以选择低糖水果作为健康的甜品替代品,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保护了心血管健康。 二、适当运动,强心健体 运动是心血管健康的“守护神”,它不仅能够强心健体,还能让老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不过,老年人运动时要“悠着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1. “慢”步走出健康来 散步是最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运动之一。清晨或傍晚,穿上舒适的运动鞋,在公园或小区里悠闲地散步,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散步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帮助消化、舒缓压力。而且,散步时可以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边聊天边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感情。 2. “舞”出活力四射 广场舞、交谊舞等舞蹈运动深受老年人喜爱。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跳舞时,老年人可以忘却烦恼、释放压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3. “泳”出健康新天地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游泳也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减少对关节的冲击。游泳时可以锻炼到全身的肌肉群,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而且,游泳还能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神清气爽。 4. “练”出强健体魄 除了有氧运动外,老年人还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使用哑铃、弹力带等健身器材进行适量的抗阻训练,可以让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壮有力。不过,在进行力量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避免受伤。 三、心理调适,心态平和 心理健康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培养兴趣爱好 老年人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园艺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使人在专注中忘记烦恼,保持心情愉悦。 2. 保持社交互动 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和互动是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可以定期参加家庭聚会、社区活动等,与他人分享生活点滴和喜怒哀乐。 3. 学会自我调节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老年人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老年人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拾生活乐趣。 结语 心血管的健康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关注和细心的呵护。通过本文所分享的饮食调整、运动锻炼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实用建议,相信每位老年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心血管保健之道。记住,健康的身体是享受生活的最好资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智慧和行动为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护航,共同迎接更加精彩、更加美好的晚年时光!

    2024.09.17
  • 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助成长 ----慰问留守儿童纪实

    为了给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与温暖,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健康教育资源和自我保护、应急情况处理等医学知识指导,发现并疏导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办党支部、人事科党支部、全科医学科党支部9名党员在医院下派新福村的唐雪萍及赵海曼同志协助下于2024年8月23日赴高县胜天镇新福村开展了一场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 党员同志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满满的爱心驱车来到了高县胜天镇新福村,村公所的学习室里,党员同志与孩子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送予了水彩笔、文具盒。 党员同志们给孩子发放学习用具   给孩子们讲解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给孩子们讲解防性侵相关知识   给孩子们现场演示徒手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 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此次慰问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到了防溺水、防性侵等自我防护知识以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通过活动向孩子们传递了关爱、互助、友善等正能量价值观,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同时也培养了党员的奉献精神,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24.08.27
  • 鲜花送给最可爱的人 ——八一建军节慰问退役军人纪实

    为深入贯彻拥军优属政策,弘扬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2024年8月1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党支部组织了一场温馨庄重的慰问活动,向曾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退伍军人致以崇高敬意与深切关怀。 活动中,正在全科医学科住院的两位退役军人——陶伯伯等,他们分享了军旅生涯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则认真聆听,与老兵们进行了亲切交流。 张健主任带领大家为退伍老兵送上了精心准备礼物 此次活动不仅温暖了老兵们的心,也为全科医护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展望未来,全科医学科全体成员将秉承老兵们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坚韧品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致力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在各自岗位上不懈奋斗,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人张兴莲 审稿李杰

    2024.08.06
  • 三高生活方式管理:迈向健康生活的关键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被统称为“三高”,经常以共病形式存在于同一个体中。长期三高状态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三高如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致命并发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三高人群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国18 岁及以上人口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7.8%、12.4%、33.8%。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 老追踪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于45岁居民的“三高”共病率为 7.6%;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三高”患病率达10.0%。 三高的防治,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药物治疗是辅助。 一.  合理膳食 遵循食物多样,能量适宜,主食定量,清淡饮食,食养有道,规律进餐的饮食原则;适当控制精白米、面摄入;增加食用谷类、薯类;限制添加糖摄入;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减少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选择奶类、鱼虾、大豆及其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建议成人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心功能正常前提下,每日主动饮水量达到1500至1700 毫升;食盐摄入量限制在5g/d 以内,减少食用咸菜、咸肉、酱菜等腌制食品。 二.  科学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安全评估。每周至少5天,每次30至45分钟中等运动强度(动时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64%至76%)锻炼。运动方式可采取如步行类、骑行类、舞蹈、游泳、非竞赛性球类运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扭秧歌、站桩等传统有氧运动,合理结合抗阻运动如高抬腿、引体向,以及采用弹力带、哑铃、固定器械等。 三.  戒烟控酒 严格戒烟,限制饮酒,建议“三高”患者滴酒不沾。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不超过每天20克,成年女性不超过 每天10克。 四.  睡眠管理 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6至8小时为宜,建议每天午休15至30分钟;睡前避免进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不宜喝茶和咖啡等能使大脑兴奋的饮料。 五.体质量管理 BMI 维持在 18.5至24.0 kg/m2,控制范围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适当放宽。减重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使用具有减重作用的药物、代谢手术等手段。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是最安全有效、最基础的治疗,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六.  心理干预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寻求帮助,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06.18
  • 胃管居家护理小知识

    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和正常进食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很多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比较长,出院回家后仍然需要经过胃管来进食,那么家属或陪护人员就必须掌握胃管的一系列护理知识,这不仅能够保障患者在居家康复期间获取足量的营养,还能够保障患者经胃管进食的安全。 您知道胃管居家护理有哪些知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日常护理: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必要时可将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2、成人插入长度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每日用棉棒沾温水清洁鼻腔,长期鼻饲者,可用用液状石蜡或麻油涂抹鼻腔1-2次,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定期更换胶带,注意勿贴于同一部位,避免长期受压形成压力性损伤;4、每日清洁口腔。 二、鼻饲液的配置 配置鼻饲液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障营养充足,水电解质以及能量均衡,同时还要充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要注意对食物进行精细加工,家中必须配备榨汁机或破壁机,要保障把食物彻底粉碎并调制成稀糊状; 2、能量补充以低脂肪高蛋白食物为主,包括鸡蛋、牛奶、鱼汤等,避免油腻,维生素主要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对可能存在渣滓的食物一定要用纱布过滤确保无堵管风险后再经鼻胃管注入;3、鼻饲液配置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每天应配置当日量,并置于 4℃冰箱内保存,食物及容器应每天煮沸消毒后使用;4、鼻饲液温度以 37~42℃最为适宜。 三、鼻饲前的准备 鼻饲者应清洗双手,准备好用物,鼻饲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回抽胃内容物检查胃潴留量,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潴留症状后再行鼻饲,如果回抽还有几小时以前的食物,应间隔一次不喂或减少鼻饲量。鼻饲前需用温开水试喂,无不良反应再喂鼻饲液。 四、鼻饲时的体位 患者宜取半卧位,保持头高位 30°~40°,能有效防止返流,鼻饲后 30min 之内最好不要改变体位避免可能出现的返流误吸风险。 五、鼻饲的量 患者每次鼻饲量应该控制在 200ml-300ml左右,不能超过400 ml,通常每隔 3h 左右鼻饲一次,每次鼻饲前后温开水冲管,温水量也要计入总入量中。 六、鼻饲后 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冲管的目的就在于避免食物残渣粘在管上导致鼻胃管堵塞,同时要注意水温,同样要控制在37~42℃。 七、预防鼻饲并发症 如腹泻、肠道感染、便秘、胃潴留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必须动态观察患者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并处理。

    2024.05.28
  •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4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联合仁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翠屏区人民公园开展了“赋能哮喘教育”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群众义诊义检,提供呼吸系统、老年性疾病、全科范围内疾病的问诊和健康咨询。护理人员测量血压、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并向群众讲解何为“哮喘病”,如何采取行动预防和控制哮喘病的发生,加强群众对哮喘病的认识和了解。 本次义诊共服务群众7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70余份,测量血压50余人次,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哮喘病的危害,加强了对此类慢性疾病的正确认识及自我管理意识。

    2024.05.10
  • 生活中的常见误区,您中招了吗?

    误区一:不吃早餐有助于减肥 有些人认为减少热量摄入是减肥的最佳方式,因此不吃早餐可以减少一顿进食,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但是,这种想法是有误的。不吃早餐不仅不会减肥,反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健康问题。 其背后的危害和风险: (1)增加肥胖风险:不吃早餐会让你在午餐和晚餐时更容易暴饮暴食,摄入更多的热量,从而导致肥胖。 (2)影响代谢:早餐可以激活身体代谢,让身体更好地消耗热量,不吃早餐会使代谢降低,影响身体的健康。 (3)减少营养摄入:早餐是人体每天最重要的一餐,它提供了一天中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不吃早餐会让你错失重要的营养素。 (4)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吃早餐会导致血糖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正确做法和实用建议: (1)合理控制早餐热量:早餐不应过量,应该控制好食量和热量,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面包、水果等。 (2)时间上尽量不要过晚:早餐要在上午8点前吃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 (3)做好早餐计划:制定早餐计划可以避免不知道吃什么或者时间不够而选择不吃早餐的情况,可以提前准备好食材,简单易做,营养均衡的早餐。 (4)坚持早餐: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坚持每天吃早餐可以帮助身体维持健康状态。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一些快捷健康的早餐选项,比如麦片、饼干、水果、面包等。 总之,不吃早餐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减肥方式,它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相反,通过摄入营养均衡的早餐,可以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减轻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误区二:水果可以代替正餐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忙碌而忽略了饮食的重要性。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吃水果可以替代正餐,从而省去了做饭和清洗餐具的时间和精力。但事实上,水果并不能代替正餐。 正确的做法: 将水果作为正餐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替代品。根据膳食指南,每天应该吃5份水果和蔬菜。在正餐中,可以加入一份水果作为甜点或作为一餐的配菜。另外,应该注意食用多样化,不要过多地食用某一种水果,以免营养过剩或缺乏。最后,还应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活动量适当调整饮食,保证膳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误区三:扭伤后立马热敷、用药涂擦 很多人认为热敷可以减轻疼痛,但实际热敷会导致软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及肿胀加剧,加剧局部疼痛与肿胀症状。马上用药油推擦,在扭伤急性期这样做会促进血流加快,加重局部肿胀和疼痛。 正确做法: 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因如组织渗出加重,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加快消肿。 误区四:烫伤后立即脱衣服、涂抹药膏 一旦发生烫伤,切不可随意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也不要急切的脱掉衣物,当烫伤处在有衣物覆盖的地方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小心的去掉衣物。 正确处理方式: 一旦发生烫伤后,无论是开水烫伤还是蒸汽烫伤,都应先降低烫伤处皮肤温度,减少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 用水冲洗能减少疼痛。可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如果伤口没有破开,则浸泡10分钟左右。如果伤口处已经破开,就不可再行侵泡,以免感染。同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 误区五:鱼刺卡喉,大口吞米饭、吃硬东西或喝醋 1.大口吞米饭、吃硬东西 这个方法既无效又危险。大口吞米饭或者馒头会把位置比较浅的鱼刺推到更深的地方,可能会伤害到咽喉食道的黏膜,甚至刮破食道内的血管,造成出血。食道下段附近有气管和主动脉,一旦扎破大动脉血管造成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2.喝醋软化骨头 我们在家做鱼时放点醋是为了让鱼骨变软,但是要把骨头炖软需要多长时间呢?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想靠喝几口醋就能把卡在食道里的骨头软化是不可能的。鱼刺的成分是钙,跟醋里的醋酸可以发生反应,但是我们平时吃的醋里面的醋酸含量很低,要想软化鱼刺需要长时间的浸泡。 正确处理鱼刺卡喉的方法: 1.保持冷静,先确定是否真的有鱼刺卡喉。可以试着咽几次唾液来确认。因为有时候吃得太快,可能只是擦伤了黏膜,造成一种错觉。真正的鱼刺卡喉会让你感觉到明显的刺痛,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而且只有在吞咽时才疼痛。 2.可以试着轻轻地咳嗽一下,有时候细小的鱼刺会随着气流被冲出来。 3.如果可以看到卡住的鱼刺,可以自己用小镊子和手电筒尝试取出来。如果连吞水都很疼痛,或者感觉脖子和胸部也疼痛,那么就要马上去医院找医生。挂耳鼻喉科或者内镜科都可以通过内窥镜安全快速地取出异物。  以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误区您有中招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误区,消除误区。

    2024.02.06
  • 送“医”上门,让“爱”入户——我院开展上门延续护理服务

    2023年11月14日下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副护士长、医院管道管理小组副组长李杰来到和平街曾爷爷家中,为这位90岁高龄的卧床老人进行了胃管延续护理。曾爷爷因病长期留置胃管鼻饲流质饮食,行动不便且住所没有电梯,对上门护理有迫切需求。 在得知曾爷爷的情况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管道小组迅速与家属取得联系并完成相关手续,定期上门更换胃管,并给予家属和护工专业知识指导。 这也是她们第五次为曾爷爷提供上门服务,得到了家属的高度评价,他们表示此举大大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人,为一医院点赞。

    2023.12.01
  • 门诊全科党支部 2023年10月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丰富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10月31日下午,门诊全科党支部、病理科党支部、皮肤科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魏俊、吴和刚、王冬梅带领下前往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开展“不忘历史,追寻文化抗战记忆”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一共有18名党员干部参加。 18名党员同志依次参观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序厅”“崇文包容·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薪火永续·共谱华章”“尾厅”五个部分重要内容,通过图文、实物翔实了解了李庄厚重的文化抗战历史,真切感受了无数胸怀家国,耕耘中华文化的大师学者们,共同扛起了中国在困境中成长,在曲折中前行、在抗争中奋起的艰难岁月历程。 通过本次活动,全体党员接受了一场抗战文化历史的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进一步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大力弘扬革命传统精神,更好地发挥医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2023.11.09
  • 少吃多餐,具体要怎么吃呢?

    少吃多餐是一种常见的饮食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热量摄入,维持血糖稳定,促进消化和代谢。那么,少吃多餐具体要怎么吃呢? 首先,少吃多餐的基本概念是将一日三餐的饮食总量分成更多的餐次,每餐的摄入量相对较少,但营养均衡。这种饮食方式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热量,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其次,少吃多餐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可以控制热量摄入,有助于减轻体重和减少脂肪堆积。其次,少吃多餐可以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引起的能量代谢失衡。此外,少吃多餐还可以促进消化和代谢,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那么,少吃多餐的饮食原则是什么呢?首先,要将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成更多的餐次,每餐摄入适量的热量。其次,要保证每餐的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例如,早餐可以吃鸡蛋、牛奶、麦片、水果等,午餐可以吃瘦肉、蔬菜、米饭等,晚餐可以吃鱼类、豆类、蔬菜、水果等。此外,要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最后,推荐的食物种类包括低热量、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瘦肉、鱼类、豆类等。此外,适当饮水也有助于控制饥饿感和增加饱腹感。 总之,少吃多餐是一种健康饮食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热量摄入和维持血糖稳定。在实施少吃多餐时,要注意每餐的热量分配和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2023.10.2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科室导航 医药代表预约方式